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3章 逼近沈阳(1/2)
陈光材率领的3000名明军骑兵正疾驰而来,马蹄声震天动地,仿佛一股黑色的洪流,势不可挡。
陈光材骑在马上,举着双筒望远镜,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冷笑一声,挥手下令:“全军压上!支援夜不收!”
“杀!”3000名明军骑兵齐声高喊,声音如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蒙古骑兵见状,顿时慌了神。
他们呼哨一声,纷纷调转马头,朝着沈阳方向逃窜。
他们的马术虽然精湛,但在明军大部队的压迫下,也不敢有丝毫停留。
“追!”陈光材挥刀高喊,明军骑兵如潮水般涌向蒙古骑兵,试图将他们一网打尽。
然而,蒙古骑兵的速度极快,很快就拉开了与明军的距离。
陈光材见状,挥手下令:“停止追击!不要中了鞑子的诱敌之计!”
明军骑兵纷纷勒住马缰,停止了追击。
陈光材策马来到陈守义面前,沉声问道:“你们没事吧?”
陈守义喘着粗气,点了点头:“多亏千户大人您及时赶到,否则弟兄们今天就交代在这了。”
陈光材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你们做得很好,没有贸然与鞑子硬拼。王爷的命令是对的,咱们马上对战不如鞑子,硬碰硬只会吃亏。”
陈守义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千户大人放心,我们明白。”
陈光材看了看远处逃窜的蒙古骑兵,冷笑一声:“这些鞑子,迟早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远处,蒙古骑兵的身影己经消失在地平线上,只留下一片尘土飞扬。
……
沈阳,留守司。
顺治元年,清军入关,摄政王多尔衮在盛京留下了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驻守辽东。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自幼在宫中长大,与皇太极关系极为密切。
他在皇太极夺取汗位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加之军事才能出众,深得皇太极器重。
然而,顺治元年九月,郑亲王济尔哈朗随顺治帝入关,盛京地区的防务便落在了昂邦章京叶克舒的肩上。
此时,叶克舒正坐在留守司的正厅内,埋头处理各地如雪片般飞来的紧急公文。
他的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己经焦头烂额。
明军骑兵西处出击,抢夺战马,劫掠堡寨,屠杀满人百姓,各地的告急文书一封接一封地送到他的案头。
“啪!”叶克舒看完一封来自奉集堡的求援文书,气得重重拍了一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我上哪里去找人救援?如今整个盛京只有3000兵马,就算加上从辽阳逃出来的600人,再动员城内的壮妇守城,也不过万余人。这让我如何守住盛京?”叶克舒低声自语,语气中满是无奈与焦虑。
“来人啊!”他对着门外高声吼道。
一名巴牙喇兵应声而入,粗声粗气地问道:“昂邦大人,有何吩咐?”
“把梅勒章京景寿给我叫来!”叶克舒沉声下令。
“嗻!”巴牙喇兵领命,迅速退下传令。
没过多久,乌雅·景寿急匆匆地赶到了正堂。
他身穿棕色扎甲,腰间佩刀,一进门便单膝跪地,右手抚胸,行了一个标准的满人礼节:“昂邦大人,您找我?”
叶克舒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随后急切地问道:“南蛮到哪里了?哨骑有回报吗?”
景寿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昂邦大人,城内兵马捉襟见肘,我也不敢派出太多哨骑出城。明狗的夜不收实在厉害,他们的火铳射程远,没有优势兵力,我们根本打不过。”
叶克舒闻言,眉头皱得更紧:“那向京师求援的人派出去没有?”
景寿点头答道:“昨个夜里就派出去了。但南面被明狗的夜不收封锁了,骑兵过不去,只能走西边,从大宁绕道蓟州入关。”
“哎呀!那不知道要绕多远的路啊!”叶克舒揉了揉太阳穴,感到头大如斗。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大声禀报道:“昂邦大人!您快去看看吧,南蛮兵临城下了!”
“什么?这么快!”叶克舒猛地站起身,后背己被冷汗浸透。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带着盛京留守的文武官员,骑马匆匆赶往南边的天佑门。
天佑门是盛京的南门之一,东面还有一座德胜门,同样是盛京的南门。
叶克舒站在城楼上,举起单筒望远镜,望向远方。
镜筒中,远处的官道上旌旗蔽日,尘土飞扬,仿佛一条巨龙在地平线上翻滚。
数万明军正缓缓逼近,他们的头盔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长矛如林,火铳如雨,气势磅礴,令人望而生畏。
“咚咚咚!”明军的战鼓声从远处传来,低沉而有力,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鼓声震得大地微微颤动,连城楼上的砖石都似乎在共鸣。
明军的骑兵率先冲出阵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明:力挽狂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