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0章 帝心所向(2/3)
线,若有异动,立即报告。";
周伯躬身领命:";老奴明白。必定确保陛下视察期间万无一失。";
众人领命而去,苏锦绣则开始亲自拟定陛下视察的路线和讲解要点。她深知,这次视察不仅关系到农院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整个农业改革的未来。
三日的准备时间转瞬即逝。这段时间里,农院上下忙得不可开交。赵院正带领众人整理试验田,粉刷院舍,布置展厅;王太医则组织医学部精心准备了药物展示和医疗案例汇报;周伯派人在农院内外巡视,确保安全无虞。
终于,在第三日清晨,皇帝萧承煜率领一众大臣,浩浩荡荡地向农院而来。
消息传开后,京城百姓纷纷涌到街道两旁,想要一睹天子风采。皇帝此次出行并未刻意低调,反而是乘坐明黄龙辇,前呼后拥,气势非凡。这无疑是在向全城宣告:天子支持农院!
农院大门前,苏锦绣带领赵院正、王太医以及全体师生列队迎接。当龙辇缓缓停下,萧承煜在侍卫的搀扶下走了下来。
";微臣恭迎陛下!";众人齐声行礼。
萧承煜面带微笑,目光扫过众人:";平身。今日朕来农院,就是要亲眼看看这座改变我大衍农业命运的地方。";
苏锦绣上前一步:";请陛下随臣妾参观。";
在苏锦绣的引导下,萧承煜首先参观了农院的教学区。这里设有讲堂、藏书阁和实验室,学子们正在勤奋学习。
萧承煜驻足观看了一节课,只见讲师正在讲解水稻育种技术,黑板上画满了各种图解,学子们专心致志地记录着。
";这些学子来自何处?";萧承煜问道。
赵院正答道:";回陛下,学子们来自全国各地。有官宦子弟,也有平民百姓。我们按才择人,不问出身。";
萧承煜点点头:";很好。人才是国之根本,能够不拘一格选人才,农院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试验田。这里是农院的核心区域,种植着各种改良后的农作物。稻田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稻杆;蔬菜园中,各种蔬菜长势喜人;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硕大的果实。
萧承煜走进稻田,亲手摘下一穗稻谷,掂了掂分量:";好沉!这稻子比普通稻子结实多了!";
苏锦绣解释道:";这是我们改良的抗旱稻种,不仅产量高,而且能够在干旱条件下生长。去年南方大旱,许多农田绝收,但种植这种稻子的农户却获得了不错的收成。";
萧承煜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农为国本,粮为民命。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我大衍的未来奠基啊!";
接着,他们来到了医学部。这里设有药房、诊室和病房,医师们正在为民众诊治疾病。
王太医向萧承煜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新药方,特别是那些治疗热症、疫病的特效药。
";陛下请看,";王太医指着一排药方,";这些都是我们根据《神农本草经》和现代医理研发的药方。其中这味热症药,已经救治了上百名患者,无一人出现不良反应。";
萧承煜仔细查看了药方的配制说明,又听取了几位痊愈患者的见证,不由得连连点头:";太医院那些老古板,总是墨守成规。你们能够推陈出新,令人敬佩!";
最后,萧承煜在大讲堂召集了农院全体师生,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
";朕今日亲临农院,看到了你们的成果,感受到了你们的热忱,不禁心生敬意。";萧承煜声音洪亮,";有人说农院违背祖制,朕却认为,农院恰恰是继承了先祖';以农为本';的精神,只是形式更为创新罢了。";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我大衍立国以来,历代先祖无不重视农业。然而近年来,连年天灾,粮食歉收,百姓生活艰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院应运而生,为我大衍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讲堂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聆听着天子的教诲。
";从今日起,朕下旨:一,增加农院经费,扩大规模,招收更多学子;二,在各地设立农院分院,推广新农法;三,严惩阻挠农院工作的官员,不论品级高低;四,将农院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机构,与太学、国子监同等重要。";
萧承煜的每一条旨意,都引起了阵阵惊喜的议论声。他最后说道:";农为邦本,天下之大业。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我大衍的千秋万代谋福祉。朕期待农院在苏爱卿的领导下,创造更多奇迹!";
讲话结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皇帝的支持,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农院的血脉,让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