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孩子们,改变你们命运的机会来了!(2/3)
万一都窝在农村当农民,可咋整啊!
林不凡把思绪从往事收了回来,继续说: “现在,机会可算来了!你们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林不凡激动的说:
“你们知道吗? 国家恢复高考了!国家恢复高考了!”说到这。林老汉还把拳头举过了肩膀,好像是在宣誓。
林不凡盼孩子能考上大学的这一天,真的盼了好久了。
他心里有数,如果公平合理竞争,凭能力考大学,自己的九个孩子,除了二儿子林江,大儿子林海16岁就辍学,而且现在26岁了年龄点大,没什么把握,其他七孩子都可以拼一拼,是骡子是马拿出去溜溜。哪怕这个家出一两个大学生,他也心满意足了!
于是,他使劲的咳嗽两声,非常庄重的宣布:“孩子们,国家恢复高考了,高考是对咱没权没势穷人家孩子最公平的机会,改变你们命运的时候到了!”爹的眼神庄严而坚定,九个孩子从来没看过爹这么激动过!
接着,林不凡像军队上战场之前作动员一样,声音洪亮的说:
“我18岁历经千难万险闯关东来到东北,为了养育九个儿女,让咱家过上好日子,我跟你娘,啥苦都吃过,啥罪都遭过,拼了命的干活、挣钱,你们说,为了什么?”说到这儿,林不凡停了下来,目光在九个孩子的身上扫了一遍,期待孩子们的回答。
“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有出息!”17岁的三儿子林湖站起来回答。
“对,就是为了让你们个个能吃饱饭,将来活出个人样来,过的幸福!”林不凡听了三儿子的话特别高兴,他这个三儿子最像他,从小就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办事稳重、有理性。
此时此刻的林不凡不想说,谁要是能考上大学,我就是砸锅卖铁,把房子卖了,也要供你们上大学的大话,他认为,这会让孩子心理有压力、产生愧疚心理,不利于学习。现在最关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勤奋学习、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
“孩子们!上大学是我一生没有实现的梦,爹这辈子是没有机会了!爹,希望你们考上大学,因为这是你们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你们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自己手里,只要你们勤奋学习、热爱学习、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爹相信你们能考上,就是考不上,爹也不会嫌弃你们!咱们一起努力吧,加油!”
九个女儿听了爹的话,心潮澎湃,很受鼓舞。
第二天早上,林不凡带着孩子们来到自家耕地的边缘。他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凝重地看着孩子们,说道:“孩子们,咱们家就这么几亩地,现在你们还小,没有成家立业。等到你们结婚生子,如果考不上大学,一直窝在农村,加上我和你娘,这地就得分成十份。你们想想,你们手里的那点地怎么养活一家子?”
九个孩子被父亲的话深深触动。他们望着眼前这片曾经一起耕耘、玩耍过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那一天。
看着孩子们坚定的眼神,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他继续说道:“你们现在赶上了好时代,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我和你娘小时候上学,学费都得自己交。我上到五年级的时候,家里实在没钱了,爹娘要出去借钱供我上学。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有谁敢借给你钱?没办法,我就辍学了。五年后,比我学习差的同学考上了大学。又过了二十年,那个同学成了大学教授,我却只是个农民。前几年我回山东的时候,跟这个同学见面。开始的时候人家还理我,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人家就不愿意理我了。为什么?人家凭什么理你一个农民?两个人见面也没话说啊!我们三个同学在一起吃饭,我是农民,另外两个一个是老板、一个是教授,见了熟人,人家主动跟老板、教授握手,嘘寒问暖。我坐在那都没人理我,一个农民在有钱的老板和有知识的教授面前,得不到同等的尊重啊!孩子们!”
说到这里,林不凡的眼眶有些湿润,他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孩子们:“人没有知识,说好听点是个文盲,其实就是个愚蠢的人。愚蠢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也不会快乐的。他们的幸福不叫幸福,有也是罪中的乐、愚蠢的乐!”
听了爹的话,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了知识和上大学的重要性。
回到家,林不凡又拿着一本《孟子》,翻到《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指着其中的一句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抬头看了看孩子们,笑了笑,说:“你们知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11个字的意思吗?”
孩子们摇摇头说:“不知道。”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林不凡重复了一遍这句话,跟孩子说:“这句话,我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老师说,它大概的意思是: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他边说边指着院子里的两株植物,“你们看,这株向日葵,它总是向着太阳,吸收着最充足的阳光,它就是‘劳心者’,而旁边这株野草,它只能在地里拼命挣扎,靠自己的根去汲取水分和养分,它就是‘劳力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去逝的爹娘又回来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