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用智慧的方法教导儿女(1/4)
人很少有知足的时候,林不凡也一样。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org二女儿、三儿子考上大学,大女成为乡村医生,三女儿成了养牛专业户以后,家里还有三个念高中、初中、小学的孩子,他希望这三个孩子也能考上大学并寄予厚望。
希望是美好的,可现实是随着高考热的兴起,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孩子们考上大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孩子们的压力自然也很大。
四儿子林河连续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下降,心里很烦躁。家里养的小猫“星星”在他旁边喵喵的叫两声,他就生气的一脚把“星星“踢老远。小猫“星星”成了他发泄不良情绪和焦虑的替罪猫。
母亲铁丽英看了呵斥道:“考试没考好,还不抓紧时间拼命学习,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拿小猫撒什么气!”
儿子林河听了反感的说:“我天天拼命学,你没看见啊!难道说我就不想把学习成绩提高吗?”
“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得争分夺秒勤奋学习,晚上少睡点觉,多学点。”母亲反唇相讥。
“你想逼死我、累死我呀!你再这么逼我,我就去跳楼!”儿子林河怒了!
……
父亲林不凡赶紧出面调节,暖和气氛,他跟四儿子说:“你平时考试成绩有高有低正常,不要太看重名次了。期望太高只会让你更加烦燥。”林不凡又补充道,“你应只管努力,享受学习的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更不要拼命,拿拼命来换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愚蠢的。”
四儿子这边还没安慰完,又摁起了葫芦起了瓢。林不凡又发现四女儿由于学习压力,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脾气也越来越不好。
如何缓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成为当务之急。
夜深人静,林不凡翻开《道德经》想从老子的思想中寻求答案,当翻到《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的时候,书中“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八个字,引起了他的思考。
这八个字,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过,他印象深刻,记得老师说,老子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意思是:
天底下最柔弱的就是水了,而再强硬的刚铁也不能战胜它。水凭什么可以做到?就是凭它的无可替代的柔弱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使水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林不凡轻轻合上《道德经》,转头看向正在给孩子织毛衣的妻子铁丽英,轻声说道:“丽英,你还记得《道德经》牛‘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是什么意思吗?”
铁丽英停下针想了一下笑着回答:“当然记得,这八个字讲的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就像水一样,虽然看似柔弱无力,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
林不凡点点头,继续说道:“对,老子还发现,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但死亡后就会变得僵硬强直。草木也是一样,活着时柔韧多姿,死后却枯槁无力。所以,老子认为坚强是死亡的状态,而柔弱才是生的状态。”
妻子铁丽英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我们父母教育孩子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个思想呢?就像你说的,‘以柔克刚’。”
林不凡微微一笑,“没错。我们做父母的不应太硬气、太刚强,硬性的要求孩子必须考一百分,学多长时间,更不要像其他家长那样,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抱怨孩子对不起父母的付出。真正喜欢学习的孩子很少是逼出来的。我们越逼、越唠叨,孩子表面上听了,其实他内心极为反感,很不服气。所以,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以柔克刚。用理解和包容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用强制和压迫。”
他喝了一口水,继续说:“武力、逼迫并不会让孩子产生根本上的变化。因为什么?因为孩子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武力、逼迫统一的是行为,文化统一的才是思想。文化以柔弱的方法,如,行动、示范、品德、性格、做人、感化等柔润细无声,对付孩子的不愿听大道理、唠叨等逆反心理,以柔克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只有孩子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才会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林不凡提到的“以柔克刚”的思想,让妻子铁丽英耳目一新。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总是严格地要求她学习,每天放学回家就要做作业,不能有片刻的休息。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还会受到严厉的批评。那时,她虽然明白父母是希望她将来能有出息,但心里总是充满了反感和抵触。
而现在,她明白了丈夫林不凡所说的“真正喜欢学习的孩子很少是逼出来的”。她决定要尝试改变教育方式,不再用压迫和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学习。
丈夫林不凡提到“文化统一的才是思想”,这句话让铁丽英深受启发。她开始意识到,要想让孩子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能仅仅依靠说教和逼迫。而是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明白知识就是力量,有知识和没知识的人会有很大的不同。
铁丽英深深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以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来硬的,要以柔克刚,用理解和包容去引导他们。”
林不凡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是啊,教育孩子就像培育一棵树,需要耐心和细心地浇灌、修剪。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去逝的爹娘又回来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