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9章 岁月悠长,回忆如诗(3/4)
帮助下,二儿子林江的形象终于在《回忆录》中得以生动展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位老人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回忆录的写作中。他们时而沉思,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每一个章节,都凝聚着他们一生的心血与情感。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他们斑白的发丝上,为这静谧的时光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林老汉握着笔,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岁月的长河,回到了那些与老伴携手共度的日日夜夜。
写着写着,林不凡一拍脑门说: “哎呦,不好了,我脑袋卡住了,不知道下面怎么写了。”
“老头子,别着急,先喝口水,歇一会儿,可能就有思路了。”在夕阳的余晖中,林不凡边喝水、边回忆,突然,他一拍大腿,想起来了,这个方面事得写进去:
“含辛茹苦的母爱”林不凡的笔触转向了老伴:
“我的老伴是一个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好妈妈”他深情地回忆了老伴如何以一己之力,含辛茹苦地养育了九个儿女。在那些物资匮乏、生活艰难的日子里,老伴总是能够想尽一切办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吃饱穿暖,而自己吃了大半辈子剩饭。”
在他的笔下,老伴的形象鲜活而生动,她的勤劳、善良、坚韧与智慧被一一展现。林不凡深知,老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侣,也是他们家庭得以维系的重要支柱。因此,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儿孙们了解并铭记这位伟大的女性。
“她娘,你跟了我一回,我没有让你过上好日子。”林老汉愧疚的说。
“孩他爹,你说啥呢?你不也是一样吗,你喜欢吃肥肉,我给你做了点,你都给孩子们吃了。”丽英眼含热泪的说。
此外,老两口在回忆录中还特别提到了:做人,要有亲情,别把钱看的太重。特别是遇到重大利益的时候,别太自私,去争、去抢。
两位老人边想边写,窗外是沉寂的村庄,而屋内,则是他们一生故事的温床。
在撰写的过程中,两位老人不断地讨论、修改,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真实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随着笔尖的游走,一篇篇回忆文章逐渐成形。在回忆录中,他们写了彼此如何相识,如何相互扶持,养育九个儿女,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还写了那些平凡日子里的快乐,比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的温馨场景。每一个字和故事都凝聚着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
“孩子们,当你们读到这些文字时,或许我们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请记得,我们留给你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和一段段往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精神。”林不凡在回忆录的结尾处,深情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历经半年,一部九万字的回忆录完成了。林不凡和丽英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释然。它虽不太长,却字字珠玑,句句像是两位老人用一生的心血和经历熬制的灵魂之汤,散发出淡淡的墨香,令人陶醉。着着九万多字的手稿,两位老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满足与欣慰。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对他们一生的经历、总结,更是对后代的一份宝贵遗产——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财富,这份精神食粮将永远滋养着他们的子孙后代,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何种风雨,都能勇敢地前行。
在省会工作的三儿子林湖得知爹娘在写回忆录后,立刻带着满心的敬意与期待回到了家中。
看着桌上那部手稿,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爹,娘,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三儿子的声音里满是激动。他深知,这本回忆录的价值,决心用心修改润色,让这本回忆录成为家族的精神食粮,让每一个字都闪耀着父母的光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三儿子林湖沉浸在了父母的故事中,用心加以润色。在他的努力下,原本质朴无华的语言被雕琢得更加生动、感人。林湖还把父母的事迹归纳总结成:
闯关东精神;
含辛茹苦养育九个儿女精神;
苦而不言、从不抱怨的精神;
宽容大度,不追求完美的精神;
用好形象影响儿女的精神;
平等对待九个儿女的精神;
不占小便宜的精神
……
这些精神不仅是爹娘对生活的态度,也是父母一生的真实写照,是他们辛勤付出与爱心的展现,更是对后代的谆谆教诲与引领。
林湖深知,他现在不仅仅是对爹娘初稿的文字加工,更是对爹娘一生辛勤与爱的深刻理解与传承。在润色的过程中,他不断感受到父母的伟大与坚韧。这些精神不仅让他深受感动,更让他明白到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当一本十多万字的回忆录终于定稿并打印出来,呈现在儿女孙辈们面前。他们看到了爹娘、祖辈们为了生存与梦想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感受到了那份深沉而伟大的母爱与父爱。他们觉得,两位老人写的回忆录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应当坚守的价值观。有了这本回忆录,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忘记这个家和两位老人给予的爱与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去逝的爹娘又回来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