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章 马踏湖巡营(2/3)
切!”
只听得一声:“驾!驾!” 车夫又嘶喊起来。
战车加速朝着凤凰山驶去。
山路崎岖,战车的车轮颠簸着,但仙马脚步稳健,丝毫没有减缓速度的意思。
刘彻紧紧握住扶手,大声喊道:“此山虽险,却也别有一番景致!”
七真人也微笑着点头,他们手中的拂尘随风飘动,宛如仙人之姿。
好不容易翻过了凤凰山,眼前又是一马平川。
车夫对着仙马再次扬鞭嘶喊着,仙马拉着战车,朝着西北方向飞驰而去。
战车扬起一路的尘土,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
汉武帝闲来无事,坐在战车上,吟诗作乐:";
战车奔行向远山,
凤凰险路亦欣颜。
仙驹何惧崎岖道,
稳踏云途若等闲。
七真含笑拂尘舞,
汉武舒怀把句颁。
越岭方逢川野阔,
扬鞭西北桓公间。”
惹得一众神仙哄堂大笑。
姜子牙捋了一把长长的胡须,接上汉武帝刘彻的七律诗道:";
汉武才思展路间,
吾今续韵意绵绵。
车轮辗转征尘起,
仙驾飞奔远岫连。
昔日桓公留胜迹,
今朝吾辈赴台前。
山川尽览心怀壮,
且看风云岁月迁。";
汉武帝伸出大拇指,笑着夸赞姜子牙,并道:“ 老兄好诗啊!”
渐渐地、桓公台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之中。
桓公台高大而庄重,它矗立在方圆96平方公里、全湖东西12公里、南北8公里的芦苇丛里,四面环水,藕池连连,荷花盛开,湖水波光粼粼。
这里,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
它的建筑风格古朴而典雅。
地势呈槽状东西向条带分布,由西南向东北缓倾,西南部海拔9米左右,东北部7米以下,湖底5.7~6.8米,地面坡降1\/2500~1\/3500。
只见车夫双手拽着缰绳,往胸前一拉:“吁一一”。
战车缓缓地在桓公台停下,大家走下战车,抬头仰望着桓公台。刘彻感叹道:“此台气势不凡,定有许多故事吧?”
姜子牙微微点头,说道:“桓公台乃是齐国往昔辉煌的见证,是我十二代孙子齐桓公,在此商议诸多治国方略的战略练兵场,这里承载了齐国的兴盛与繁荣的记忆。”
七真人围绕着桓公台踱步,他们仔细地观察着台上的每一处痕迹。其中一位真人说道:“此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气息,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力量。”
众人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情,走上了桓公台。
台上四周插满了旗帜,旗帜随风舞动,发出猎猎声响。
他们都双手背在身后,目光专注地看着练兵场上的战车训练。
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练兵场地面被晒得滚烫。
战车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场地一侧,这些战车构造精巧,车身以坚固的檀木打造,车身两侧有着精美的雕刻,那是能工巧匠耗费心血雕琢出的祥瑞图案,寓意着战无不胜。
车轮则是用厚实的青铜包裹着木轮,泛着古朴而厚重的金属光泽,车轴转动时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每辆战车上都配备了三名士兵,驾车的驭手肌肉结实,双手紧紧握着缰绳,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
车上的弓箭手已经将箭搭在弦上,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持戈的士兵则稳稳地站在车上,戈刃斜指天空,透着一股凛冽的杀气。
将军和姜子牙站在台子前面的最中间,汉武帝刘彻和七真人们分散开站在他两个的左右两边。
姜子牙双手抬起,手中紧紧握着令旗,大声喊道:“诸将士听令,演武之时已至,随吾操练!”
战车启动,驭手挥缰,齐喊:“遵从太公号令!”声音短促而有力。
车轮开始滚动,起初速度较慢,青铜包裹的车轮在地面上压出一道道痕迹。
只见最前面的一辆战车上的驭手名叫赵大力,他轻轻抖动缰绳,战车就如听话的巨兽一般,准确地向左转弯,车身平稳得没有一丝晃动。
姜子牙微微点头,他能看出驭手对缰绳的把控能力十分高超。
随着训练的深入,战车开始加速。
此时,驾车的难度陡然增加,因为速度一快,战车的平衡性就变得难以掌控。
姜子牙看到一辆战车在转弯时有些失控,车身倾斜得厉害。他皱了皱眉头,但并没有出声。
只见那辆战车上的驭手猛地拉紧一侧缰绳,同时用身体的重量向另一个方向倾斜,口中大喊一声:“驾!”战车在即将翻车的边缘又重新稳住,继续向前冲去。
姜子牙暗暗赞许,他知道在战场上,这种临危不乱的能力至关重要。
当战车开始进行穿插阵型的训练时,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战车队伍要在高速行驶中变换交叉的路线,就像一群灵活的游鱼在水中穿梭。
姜子牙看到,有些战车之间的距离把控得不是很准确,要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地姻缘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