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四章 江城烽烟(1/3)
### **(1938年夏)**
汹涌澎湃的长江水犹如脱缰野马一般奔腾不息,浑浊的巨浪猛烈地拍击着武昌汉阳门码头那坚固的堤岸,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wdscw.org而此时,在不远处的龟山碉堡内,林墨那神秘的菌丝正如同灵动的蛇一般,在一个个狭小的射击孔之间悄然游走。
突然,一道璀璨夺目的功德光幕凭空出现,投射出一幅逼真的三维防疫地图。地图上清晰地标示着武汉三镇各个区域的疫情指数:其中,霍乱的感染比例高达 47%,疟疾也己经扩散至 62%之多,更令人震惊的是,竟然还有三处明显的日军生化污染源!
林墨缓缓地摘下头上戴着的斗笠,随着斗笠的移开,他那张略显憔悴的脸庞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只见他露出来的左眼己然完全被一种奇异的共生体所占据,原本应该是黑色的瞳孔此刻却变成了宛如琥珀般晶莹剔透的颜色,而且其中还隐隐约约镶嵌着密密麻麻的《伤寒论》中的蝌蚪文字,仿佛这些古老的医学智慧正在与他体内的力量相互交融。
“林先生,不好啦!胭脂巷防空洞里又有三十个人被抬了出来,他们全都口吐白沫,情况十分危急啊!”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原来是一名报童急匆匆地跑过来,将一份刚刚印好的《大刚报》递给了林墨。报纸上,关于“虎烈拉”(即霍乱)的标题尚未干透的墨迹,在雨水的冲刷下渐渐晕染开来,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林墨眉头紧皱,他的目光迅速转向脚下的青石板。只见他轻轻一挥手臂,那些隐藏在地下的菌丝瞬间如同闪电一般猛地刺进了坚硬的青石板之中。通过菌丝的感知,他清楚地察觉到在地底错综复杂的管网里,日军投放的大量霍乱弧菌正如瘟疫恶魔一般,沿着肮脏的下水道急速向着汉阳兵工厂蔓延而去。
---
沈清秋身着一袭素色旗袍,身姿挺拔地站立在高耸入云的蛇山观测台上。她那美丽而坚毅的面庞被冷冽的江风吹拂着,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她专注的神情。只见她熟练地操作着一台德制经纬仪,将其精准地对准了江心处耀武扬威的日军舰艇。
就在这时,她手中紧握的铜人模型突然开始剧烈地震颤起来,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其中涌动。紧接着,铜人身上那密密麻麻的三百六十五个穴位瞬间亮起了刺目的红光,宛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一般耀眼夺目。
“不好!这是与庐山医道学院共振的预警系统发出的警报信号!” 沈清秋心头一紧,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万分。她毫不犹豫地抓起身边的电话,对着话筒声嘶力竭地吼道:“汉阳铁厂西侧排水口,马上封闭丙字号闸门!不得有误!”
然而,还没等她喘口气,耳畔便又传来了来自重庆实验室的德语汇报:“报告长官,霍乱噬菌体培养实验再次以失败告终,目前急需林先生的共生体样本才能继续推进研究……”
沈清秋心急如焚,但正当她准备进一步询问详细情况时,只听得一声巨响,观测台的玻璃骤然炸裂开来。无数碎片如同雨点般西处飞溅,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原来是日军的侦察机发现了她们的位置,并展开了疯狂的机枪扫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沈清秋毫不畏惧,她一个箭步冲向发报机,想要尽快将这里的情况传递出去。与此同时,她旗袍下摆原本精美的菌丝刺绣竟然像是拥有生命一般自动增生起来,迅速交织成一层坚韧无比的防弹甲胄,将她紧紧地包裹在其中。
尽管如此,密集的子弹还是不断地击打在功德光幕之上,溅起一片片火花。而此时,那道代表着国际医疗物资通道状况的功德光幕也在弹痕之间不停地闪烁着令人心惊胆战的数据:【国际医疗物资通道受损率 81%】。
---
寂静的夜晚,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小石头像一只灵活的水獭般悄然潜行在那艘己经报废多时的趸船下方。他背上背着一个沉甸甸的竹篓,里面装满了刚刚从洞庭湖深处采摘而来的君迁子。这些小小的野果,在常人眼中或许只是普通的吃食,但对于小石头来说,它们却是拯救无数生命的关键所在。
据古老的医书《救荒本草》所记载,这种野果经过特定共生体的催化之后,可以有效地中和日军在长江流域肆意投放的剧毒砷化氢。此刻,小石头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每一颗君迁子都可能成为抵御这场生化灾难的有力武器。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芦苇荡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只见渔娘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怀里紧紧抱着正在发高烧的婴儿。那孩子满脸通红,呼吸急促,显然是因为接触了被污染的江水而出现了典型的中毒症状。
小石头见状,迅速从背篓中取出几颗君迁子,熟练地用小刀将其剖开。顿时,一股浓郁的紫色汁液流淌而出。他轻轻地将这些汁液涂抹在婴儿的囟门上,然后静静地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没过多久,一道神秘的功德光幕突然在半空中弹了出来,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一行文字:“【古法囟门给药激活血脑屏障,功德值 +20】”看到这个提示,小石头心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烽火仁心:从北伐到长津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