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6章(1/2)
第466章
说来,这事还跟上次云巧发善心收下的临时短工马三有几分干系。本文免费搜索:找小说网 zxsw8.org
马三并没说谎,他之所以会从一个普通人沦落到铤而走险偷窃的地步,不能只怪他道德感薄弱,责任更该归咎于近来翻了一番有余的高粮价。
像他这样掉进同个坑里的人并不算少数。
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都大字不识,眼界委实算不上深远,但也不是人人都这样胆大,敢拿一家老小的口粮来赌。
而有那么一小撮人,因被生活磨砺出了一种市侩的小聪明,遇上粮价走高,他们不会去深思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只看到自家粮仓里堆放的粮食,自动换算成平时翻倍甚至更多的钱粮,然后开始狂喜。
粮价翻倍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把今年的秋粮全以当前价格卖出,就相当于白白赚了多一年的收成!
这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因通过某些小道消息得知,其他州府、尤其南方粮价平稳,已经有大商人闻讯运粮过来,部分“聪明人”便推断出“不久后粮价肯定要回落”这个结论。
也有个别人,为了不让自己独自冒风险,便将那套说辞说得头头是道,怂恿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一起卖粮,大家好一起过个舒坦年。
算上这些精明人士,以及被忽悠的,自家本就缺钱的,总之,近来宁州还真有不少农人从城外拉了自家秋天收的存粮来卖,有的多有的少,加起来也算是个不小的数目了。
其中,赌性最重、将家中存粮大半都拉了来卖的那部分人,是最盼着粮价能赶紧回落的。
然而,直到南线剿寇的战事结束,他们也没能等到这一天,个别粮行反倒还趁着过年歇业不卖了,供不应求,其他粮行少不免又偷偷涨了点价。
城外的百姓基本上都务农为生,家里有地,好歹能有些存粮做饭。城里的百姓就不一样了,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可能是做小买卖、给别人打工等,粮食只能靠买。
粮食越来越贵,甚至到了有价无市,每天对外只出售几百斤的地步,天不亮起来排队也未必能抢得到,这日子就很难过了。
但官府说得很明白,粮价只是因为战事影响暂时走高,现阶段要紧着将士们的军粮先供给,等仗打完了也就恢复正常了。
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很懂事理的,晓得要不把北胡人拦住,任由他们的铁骑踏破这片土地,别说买不起粮食、吃不上饭了,只怕是他们家要被北胡人抢个精光,自己说不定还要变成对方的“口粮”呢。
故而,这些家中没余粮的人也没敢闹事,只削尖了脑袋四处找粮。有借车去其他城镇买粮的,也有找乡下亲朋好友借或买的。
这些事云巧也大致听街坊邻居提过,因影响面不算太广,更没听说谁谁家因此饿死,也就没太担心,只暗暗盼着北线战事早日结束罢了。
但,让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下乡借粮、买粮的举动也能闹出事来,而且恰好发生在她待完工的田庄上。
“夫人,这事都怪我太轻信!”
姚连英一脸愧疚地在她面前认错:“我看那李庄头性子憨厚,在附近乡里风评也不错,为人还算老实,前面两个月也没出什么岔子,这几次去看粮仓时就没一开始那么精细。不然,也不会给他机会钻空子……”
正如姚连英所说,这次的风波源自李庄头监守自盗,偷摸着将田庄粮仓里的粮食“借”给了据说已经揭不开锅的某个亲戚。
而这田庄粮仓里的粮食,都是云巧买下地皮后不久自掏腰包跟附近村民们买来的。
一来,是跟村民买粮比在城里粮行买稍稍便宜些,自家和女学堂吃用都能省点开支;二来,则是为了方便之后招募短工盖房子、建田庄,直接用这些粮食给他们供应每日伙食。
从戴家听说粮价将涨的消息后,因这个粮仓存量还算充足,她就没打附近村民的主意,后面新购入的粮食都是直接在城里买的。
甚至在杀年猪那天,除了各佃农家分了点猪肉外,有两家经济困难、近来盖房子时却格外卖力还各得了一袋口粮,也是从这粮仓里匀过去的。
在姚连英看来,夫人显然对那些佃农仁至义尽,尤其李庄头作为主事者待遇比其他人更好,却没想到,人心不足蛇吞象!
好在,并非个个受过夫人恩惠的都是白眼狼。
除了参与“借粮”一事的庄头和其近亲,其他人应该都不知情,而且,若非夫人帮过一把的马三怀着感激心情,对可能影响到夫人、乃至卫家利益的小事都十分关注,也不会发现李庄头鬼鬼祟祟的举动,也就没法误打误撞捅破后者的“阴谋”!
“夫人,马三虽然是莽撞了些,把那庄头狠狠打了一顿,可到底人还有气,他也是出自好心,算是忠心护主,总不能真叫他吃上官司。庄头家的婆娘却是个泼辣的,嚷嚷着要一命抵一命。您看,这事咱们是不是要跟衙门那边递个话?”
姚连英偷偷打量着云巧神色,这般提议。
云巧嘴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弃妇重生,嫁个糙汉美滋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