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白恪言回礼(1/2)
面对赵村长的震惊,校嘉华耐心地解释。本文免费搜索:小说魂 xiaoshuohun.org
“对呀,家家户户有闲粮闲票,有的还养了鸡鸭猪鹅,这也是一种资源。如果在村里能周转,就不用流失到外面。”
赵村长却否决了,“不行不行,私下买卖,可是投机倒把,会被举报的。”
校嘉华急忙道:“只要商业局允许,给咱开了供销社权限,可以收钱票,就不算投机倒把。而且,村民农闲时以物换物,还能提升大家开发农产品的积极性。”
赵村长:“以物换物?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换回来的东西,咱们怎么处理呢?”
校嘉华:“换回来的东西,价值只会高不会低。多出的价值充公,拿去县城换成化肥、尿素,或者别的生产资料,再用回农场。这就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说到化肥、尿素,赵富达心动了。
化肥尿素,尤其是进口的,是稀缺宝贝,几乎村村都缺,关键是看谁有门路。
有一次,他去县城开会,看见两个村长,把印有“进口尿素”的尼龙袋做成裤子,穿在身上炫耀,羡慕得牙根疼。
一旦有了这些,再加上电动排灌、耕犁,青河村明年的粮食产量,起码再增加西成。
“我这样提议,也是为咱们青河村好。听我高中同学说,江浙那边的实验村,前两年就开始搞农村供销社了。咱们己经晚了一步……”
校嘉华“遗憾”地说。
事实上,这个时候,南方有几个模范村,己经开始实验杂交水稻了。
赵村长一听,南方有村子己经这么搞了,他有点心动。
“行,只要不是投机倒吧,只要能提高粮食产量,别人能搞,咱青河村就搞!”
恨不得把“提高GDP”焊死在脑门上的老村长,终于拍了大腿。
“笑笑,明天我跟几个代表商量完,大家一致通过了,咱就向上级打申请。”
校嘉华笑了:“好嘞,赵叔,我等您的好消息!”
这时候的供销社,相当于国营性质的连锁商店,一般只有县城和乡镇才有。
村里想要设点,确实要层层向上申请。
这件事既能鼓励生产,又能方便村民生活,物生物、钱生钱,何乐而不为呢?
校嘉华对此很有信心。
.
商量完经济“大事”,校嘉华抱着包裹,离开大队大院,一路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大家都猜,校家的上门女婿,在部队升职很快、工资很高,所以,每月寄来的包裹也越来越大了。
那些嘲笑校嘉华嫁给了“坏分子”家庭的,当初有多幸灾乐祸,如今就有多脸疼。
回到家里,校大宝和小石头早就望眼欲穿,像幼儿园里,排排坐吃果果的小朋友。
小石头最先忍不住:“娘,爹爹又寄来了啥宝贝呀?”
校大宝:“什么话,咱们爹爹是解放军,在外面出任务很辛苦的。不管有没有寄东西,心里都是想着咱们的。”
校大宝教育着弟弟,自己却盯着包裹,悄悄咽口水。
说好的平常心呢,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呀。
“好了,任意门要开动啦。”
当着两只小团子的面,校嘉华笑着拆开了包裹。
·
白恪言寄来的东西非常奇怪。
除了常规的药物,他竟然还寄来了凤凰姜糖、古丈毛尖和腊肉……这些好像都是湘西的土特产?
好好的,他怎么又从地质大学跑到湖南去了。
两个孩子是不管那么多的,他们看见姜糖和腊肉,就开始兴奋地转圈圈了。
校嘉华笑着取出两块糖,让两个孩子先解馋,自己则去拆白恪言的信。
信纸有些皱,笔迹的颜色深浅不一,似乎是他在不同时间段,匆忙拼凑出来的。
每段话寥寥数语,但内容明显比上次丰富了许多。
起码不再是“西字经”了。
信里除了最近一个月的工资,还多了五十块钱。
白恪言竟把她上次寄走的那五张“大团结”,又原封不动地寄了回来。
白恪言在信里说:【嘉华同志,多谢你赠我鱼干。我上次寄回的钱和物,都是组织发的中秋福利,没有借债,请勿担心。】
没想到,他竟然准确地猜到了她的心思。
白恪言又说:【收到你来信的当天,我被临时委派出任务,很抱歉,这么晚才回信。】
原来他是被派到湘西出差,难怪,就连邮票都很有苗寨特色。
白恪言再次致谢校嘉华,感谢她对家中老幼的照顾。
他还说:【抚恤金的事你做的很对,但如果对方不给,不要和人硬碰。我会想办法多出任务,多争取奖金。】
真是的,明明他也是一穷二白,怎么说的好像她比他更看重金钱一样?
她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嘛。
不过,看他在信里还附带了一页书单,上面写了不少适宜学习的书目,校嘉华也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六零甜蜜军婚,挣钱养娃升职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