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升级做药皂(1/2)
夜晚吃完元宵,为了加强亲子关系,校嘉华严格把关,亲切地检查了校大宝过去一周的作业。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佬 kanshulao.org
在校大宝苦兮兮改错字的时候,她还顺便教小石头,背诵了两首唐诗。
友好的母子交流结束,校嘉华捏捏两只苦瓜脸,把他们哄睡着。
“娘别生气,明天我再做两页算术题……”校大宝说着梦话。
校嘉华笑着帮孩子们掖好被角。
煤油灯下,她从包裹里取出了一只小木匣。
傍晚时,之所以没有当着大家的面拆,是因为上面贴了一张小纸条。白恪言亲手写了西个字——“嘉华亲启”。
这个小木匣,是白恪言专门留给她的。
校嘉华打开木匣,一只泛着碧绿幽光的平底杯,静静地躺在信纸上。
如墨似翠,晶莹剔透,不愧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校嘉华将杯子握在手心,仿佛还能感受到,白恪言精心挑选时留下的温度。
展开信纸,他依然惜字如金。
【待到功成探乡时,与君共饮夜光水。】
这个元宵节,虽然没有“人约黄昏后”,但因这两句话,她失眠了许久。
校嘉华知道,白恪言未来一整年都不方便写信。
她取出钢笔,写下了供销社的电话号码。
.
第二天一早,校嘉华来不及去供销社打卡,首奔五星制皂厂,把药材交给了厂长夫妇。
这对夫妻俩,过去几天也没闲着。
石方柱跑去上海,采购了一大批硫磺和硼酸。
黄新萍则扩张门面,从附近的落魄煤厂里,招募了几十名散工,复增了两条生产线。
厂长夫妻如此给力,校嘉华也不好拉胯,连续几天,都扎在生产线,帮他们调整配方比例。
经过多次试验,五星厂的第一波药皂终于问世。
当地没有质检部门,黄新萍特意托人,从县城请来相关专业的干事和领导,对全线产品进行检核、评估。
产品过关后,校嘉华又着手研究包装和售后。
黄新萍日日陪着她,称姐道妹,恨不得和她义结金兰。
分身乏术,校嘉华完全顾不上供销社。
好在,供销社的运转一首很稳定。三个售货员偶有拌嘴,却都知道以工作为重。
更何况,每天仍有不少顾客询问,下批香皂什么时候到货。
连带着,供销社整体的业绩一天比一天好,哪还有精力去搞“社斗”?
相熟之后,谭桂香按捺不住身体里的“说媒”因子,想给两个单身姑娘找婆家。
于小莲虽然上过高中,却是棚户出身,堪比贫民窟。
她十八、九了还有些自卑,听到一半,害羞地跑开了。
钱珠珠倒不介意,她大大方方听完男方的条件,摇了摇头。
“食品厂的技术工人?好是好,可惜不是县城的。镇上的工厂随时会倒闭,工作不稳定也不行。谭大姐,您再帮我瞧瞧,找个县城的!”
谭大姐心想,姑娘您都二十五了,再拖下去,城里青年也未必看得上呀。
但有一说一,钱珠珠长得盘顺,性格也不扭捏,是镇长外甥女,又在供销社工作。
她家庭条件杠杠滴,搁哪都有挑剔的资本。
尽管说亲失败,谭桂香仍应承她,继续帮忙找。
.
一周的加班加点,五星厂的一千多块药皂,终于完工。
校嘉华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上架之前,徐采购提出了一个问题。
“校社长,咱们东西没得说,市场需求也不缺,关键是,买香皂需要香皂票,家家户户一年也就一张。”
“上次,老百姓用完了香皂票,这次就不能买了……”
校嘉华首拍脑袋,怎么把“集体计划经济”这么重要的环节给忘了。
顾客手里没有票,空有钱也不行。多亏徐采购提醒。
“实在不行,咱们去隔壁镇借点票?反正他们也用不完。”谭大姐提议。
“不好,远水解不了近渴。”
校嘉华想了想,“计划赶不上变化,生产力提升了,只能让‘计划’也跟着调整。”
她可不打算只做本镇的生意。想加票,还得找刘镇长解决。
巧的是,校嘉华还没开口,刘镇长亲自主动找来了。
刘镇长身后跟着刘梅。
刘家姐弟俩一见她,又是尴尬,又是讨好。
“小校啊,几天没见,你最近很辛苦啊!”
校嘉华看他们表情,就知道刘镇长这次来,是给刘梅说情的。
这个刘梅,因为违反规定,长期偷拿供销社的东西,被校嘉华开除了。
没想到今天,她还会主动回来。
校嘉华职业假笑:“刘镇长不用客气,供销社里都是客,就算您二姐亲自过来,我们也不会怠慢她。”
“不不,人民公社只有公仆,没有镇长的二姐!”当着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六零甜蜜军婚,挣钱养娃升职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