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8章 校嘉华休假(1/2)
校嘉华去外面上班的时候,校大宝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佬 kanshulao.org
他每天早晚自己做饭,接送弟弟去爷爷奶奶家。
然后准时背着书包上学堂。
十足的兄长做派。
可校嘉华一回来,他立即化身咸鱼,只想赖在家里。
他和小石头一样,随时随地黏着老母亲。
哪怕还要被她耳提面命,增加课后作业。
校嘉华无奈,亲自去农耕小学,为校大宝请了一天假。
她要带两个儿子,去青河钓鱼。
这是俩小孩从入夏以来,就嚷嚷的愿望。
校嘉华家教很严,无论天气再热,都不许孩子去河边玩耍。
村里不是没发生过儿童溺水事件,淹死的往往是会凫水的。
更何况上辈子,她是因为拯救落水青年才领盒饭的,格外不待见浪里有白条。
她建议赵村长,在河边立危险牌,增加巡逻人手,见到小孩就驱赶。
校大宝和小石头很听话,知道娘亲的忌讳,平时绝不越雷池一步。
如今被允许来河边钓鱼,快要兴奋上天。
校嘉华一整个冬天没碰鱼竿,技术也没生疏。
她调试了两次,很快钓上来一条大鱼。
校大宝崇拜极了:“娘,你好厉害!可我怎么总是钓不到呢?”
校嘉华很有耐心。
“钓鱼有耐心还不够,还需要技巧。比如位置,最好靠近树荫、苇草。”
“河水深浅不同,活跃的鱼种类也不同。天热时,它们喜欢沉在水底,天冷或阴天,又会上来透气……”
校嘉华一边说,一边手把手教他。
小朋友悟性很高,静下心来,不一会儿就钓到了一条小鲫鱼。
小石头看见了,开心地鼓掌:“哥哥,棒棒!”
“不错。”校嘉华也表扬儿子。
可他还没开心两分钟,她就一个反手,把鱼丢进河里放生了。
“娘!”校大宝不太理解。
“你这条鱼太小了,刺多肉少,万一没挑干净,弟弟吃了会卡喉咙。”
“而且,我们要保护小鱼苗,这样生态才能循环呀。”
“娘,不吃小鱼!”小石头永远第一个拥护她。
校大宝:“明白了,要等小鱼长成大鱼,生很多很多小鱼之后,咱们才能吃。”
“呃,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校嘉华决定,暂时不告诉他们,鱼是体外卵生这一复杂的生物现象。
母子又钓了几条大鱼,满载而归。
回去的路上,校大宝背着鱼篓走得飞快,恨不得立即回家享受美味。
校嘉华没放过他,询问他最近的学习内容,还考了他不少数理化知识。
每一道都超出了他的学习范围。
校大宝越答越心虚,敢怒不敢言。
到家之后,他一溜烟儿跑进厨房,变身杀鱼小哥,躲开老母亲的盘问。
校嘉华只好转头,教小石头背诵诗词。
她翻开一页新诗,刚念了两句,小石头立即背诵出了下一句,
他还歪着小脑袋说:“娘,这首教过,会背啦!”
校嘉华暗自惊叹。
他又挑了几首篇幅长、难度大的,小石头依然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天,你这是什么绝世聪明小天才呀!”
校嘉华毫不吝啬,夸奖小儿子。
小石头依旧是沉默的,他轻轻抱住娘亲,把脸靠在她肩上。
他笑得害羞又得意。
校嘉华果断决定,要把小石头也送进耕读小学,尽管他只有西岁。
小石头没想到,几首古诗暴露了天赋,他在家里混吃等死的日子结束了。
但他是个好脾气的乖宝宝,跟着哥哥一起上学,能认识不少新玩伴,倒也乐在其中。
这年代,农村的小朋友上学,是不需要接送的。
一群大小孩,走到哪玩到哪,成群结队,一路都有人照应。
两个孩子都上学后,校嘉华空闲下来。
她找机会,叫上蔡小菊,和她一起去了趟县城。
.
蔡小菊请愿去边疆,赵村长念她衷心一片,特意批准了她的探亲假。
但实际上,校嘉华和蔡小菊这次来县城,是“借”收割机的。
五月以来,全国的小麦由南向北,陆续成熟。
化肥充足的缘故,今年,青河农场的小麦长势喜人,产量无疑又要创新高。
赵村长提前半个月,就开了收割动员大会。
他让大伙磨好镰刀,怕抢收晚了,再撞上雨期。
校嘉华却觉得,人工割麦,又累又慢,哪有收割机的效率高?
有了收割机,全大队一周的农活,几个人两天就能干完,能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
身为全村最爱“偷懒”的小媳妇,她必须想办法搞事情。
供销社总公司,负责人王经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六零甜蜜军婚,挣钱养娃升职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