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章 战略与品牌(1/4)
第一章 战略与品牌
有组织,便有纲领。本文免费搜索:小说宅 xiaoshuozhai.org
对于梁山集团而言,何去何从的战略定位,便是梁山的纲领。宋江大哥未雨绸缪,上山之前,便对梁山谋划布局;接任之后,通盘运作实施战略。
藏龙卧虎之地,三代领导的战略思考,精英们的品牌打造,足见宋朝经济之鼎盛、人才之济济。
宋江招安的必然之路
少时读《水浒传》,读到宋江千方百计谋求招安,内心甚是不平。这份不平包含太多的内容:对宋江隐忍的困惑,对诸位好汉的惋惜,对梁山命运的焦虑。
而立再读《水浒传》,经历了职场的摸爬滚打、职位的跌宕起伏,对生存有了更多的理解,则不禁感慨宋江之英明:梁山的唯一出路就是招安,舍此之外,再无他途。
宋江出任董事长后,梁山集团的发展无外乎三个方向:第一,做大规模,夺取赵宋江山;第二,维持原状,继续占山为王;第三,卖个好价,寻求兼并收购。宋江为何不选择前两者,我们以观察员的身份来帮梁山做个分析。
一、梁山集团模糊的政治纲领
领导人目标、企业的战略方向就是该集团的政治纲领。夺取政权者,此两项为硬指标,含糊不得。即便是农民出身的皇帝,也莫不如此。
大汉集团创始人刘邦,36 岁时目睹秦始皇出游之盛况,感慨道:“大丈夫当如此! ”47 岁流亡芒砀山斩白蛇,犹不忘宣传自己乃赤帝之子。及 50 岁率军进抵关中,废除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个人目标很明确——大丈夫当如此,政治纲领很鲜明——废除秦法,约法三章。
大明集团创始人朱元璋,17 岁时供职皇觉寺,因老鼠咬坏大殿蜡烛而被当众训斥。怒气之余,他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也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遂提笔在其背后写下“发配三千里”,雄主霸气外露。朱元璋 30 岁时成为对抗元朝的三大军事集团之一的首脑人物,实施“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治纲领,九字国策定江山。
反观梁山集团,带头人宋江的追求很明确——封妻荫子。他送别武松时,语重心长的赠言便初见端倪。
宋江道:“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地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从严格意义上讲,梁山是没有政治纲领的。放宽条件,聚义厅改名“忠义堂”后,杏黄旗上的“替天行道”、石碣碑上的“忠义双全”勉强算得上。“替天行道”中的“天”仍然是赵宋王朝的皇帝,“当今天子圣明,只是被奸佞蒙蔽圣聪……”宋头领多次如此总结。
既然天子是圣明的,奸佞是可恶的,那就由梁山来替“天子”行道吧。可谓身在江湖,心系朝廷。“忠义双全”更直白:忠者,为朝廷尽忠也,居于先;义者,为梁山义气,居于后;双全者,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暧昧模糊的政治纲领导致组织的信仰缺乏。夺取生辰纲后,白胜被捕,“白胜又捱了一歇,打熬不过,只得招道”,这开创了梁山招供的先河,之后,此类一打便招的现象数见不鲜。
领导人宋江浔阳楼写反诗,欲装疯蒙混过关,棍棒之后,没见得高明多少。“宋江初时也胡言乱语;次后拷打不过,只得招道。”英雄武松打虎神人,被张都监陷害后,也同样招供。领导人、第一号英雄尚且 如此,其他人等则可想而知。求得自身生存是梁山团队的第一信仰。
那牢子狱卒,拿起批头竹片,雨点地打下来。武松情知不是话头,只得屈招。
宋江的“招安”目标、梁山“替天行道”的政治纲领皆没有建立新政权的欲望,只是考虑如何实现从“匪”到“官”的漂白。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无法成为其革命的指导思想,更无法带领只信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汉去投身革命,夺取政权。
二、梁山集团薄弱的群众路线
刘邦进入关中,约法三章,受到人民的欢迎;而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之宫室,收其货宝妇女,成为全民的公敌。在楚汉之争中,刘邦虽然处于军事上的弱势,但因其有群众的支持,故能屡次战败,屡次崛起,越败越强;项羽只有一败,便一败涂地,四面楚歌,再无回天之力。
梁山将群众路线工作做得如何呢?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片花一:核心干部王英在清风山时,不识宋江,将其当成百姓抓来,吩咐喽啰们取出其心肝下酒。“快动手取下这牛子心肝,造三分醒酒酸辣汤来。”“只见喽啰掇一大铜盆水来,又一个小喽啰卷起袖子,手中明晃晃拿着一把剜心尖刀。那个掇水的小喽啰便把双手泼起水来,浇那宋江心窝里。原来但凡人心都是热血裹着,把这冷水泼散了热血,取出心肝来时,便脆了好吃。”喽啰的分工何其明确,经验何其丰富!
片花二:清风山中,宋江打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水浒职场脸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