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5章 有备无患(2/3)
还会继续服役,”
“在狙击用途上,栓动步枪还是比突击步枪更胜一筹。”
这也是为什么在非洲、中东等第三世界,gew98和莫辛纳甘至今仍活跃在战场上的原因之一。
“即便突击步枪的单价高于gew98,我也认为这枪完全值得投入。而且反正几十年后,这种突击步枪迟早会成为所有制式步枪的标准。\艘-飕·晓^税+枉+ ?更_薪.蕞,快-现在就抢先一步,意义非凡。”
“话是这么说没错......鲁登道夫大臣,突击步枪的大规模量产大概要到什么时候?”
“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应该会在1928年,最迟也不会超过1930年。”
“三到五年吗......那在这期间尽可能在不削弱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吧。冲锋枪也是在大战中,为了提升产能、降低价格而简化过的。”
唔唔......话虽如此,但要是把突击步枪也搞得跟斯登一样就太勉强了......
“我会先让施迈瑟兄弟试试看。”
不行的话......那也只能作罢了。
“很好。那么,下一项演示吧。”
“是,这次要展示的是便携式反坦克火箭。”
“......火箭?”
啪、啪!
就在阿登纳歪头思索之际,随着鲁登道夫的掌声,一群士兵手持装有棍棒模样的物体走上了演示场。
“请允许我介绍!我们德意志帝国全新的反坦克武器——铁拳(panzerfaust)!”
咻——轰隆!!
鲁登道夫话音刚落,那“棍棒”便喷吐出白烟,带着尖啸直奔目标而去。
“哇哦。”
在那枚火箭准确命中目标钢板,并随之爆炸贯穿的瞬间,阿登纳惊愕得张大了嘴。
“哈哈哈!怎么样,总理阁下?大战时用的反坦克步枪实在是后坐力太强、威力也不稳定,各方面都难用。但只要有这铁拳,我们就能从远处高效摧毁敌方装甲车和坦克!”
这正是聚能战斗部的威力。
至于为什么现在就有了聚能战斗部?其实研究这一技术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开始,而且最早就是德国启动的。
‘好像最早是1792年,矿山技师弗朗茨·巴德(franzxavervonbaader)为了增强炸药威力而尝试了类似概念?’
1888年,美国人查尔斯·e·门罗(charlesedwardmunroe)发现了今日聚能战斗部理论的基础——门罗效应;而1910年,德国的埃贡·诺伊曼(egonneumann)又发现,在炸药中刻出圆柱形凹槽,可以对钢板造成穿孔。
因此,这项理论有时也被称作“门罗-诺伊曼效应”。
不过就像以往一样,这两位的成果无人关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重新受到重视。”
而汉斯,仅仅是比任何人都更早看清了它的价值。
“......我真想打开副总理的脑子看看,怎么能不断想出这种恐怖的武器。”
“别人看了还以为我是战争狂呢。”
“不是吗?”
“当然不是。”
世上还有谁比我更加热爱和平的呢?
当然,外人若不明就里,大概又会以为他在谋划什么征服世界的阴谋。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德意志帝国,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罢了。
说白了,就是居安思危。
战争若不可避免,那就得想办法以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取胜。
“不过这次不同于突击步枪,这种火箭并不昂贵。”
“哦,真的吗?”
还没等阿登纳开口抱怨价格,鲁登道夫就先发制人,顿时让阿登纳原本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下来。
确实,铁拳的成本注定低廉。
结构简单,推进剂也只是便宜的黑火药。
“话说回来,真想早点做出‘火箭反坦克步枪’(raketenpanzerbuchse,rpzb)。”
这是一种模仿美国巴祖卡研发的反坦克武器,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装甲破坏神杖”——战车杀手(panzerschreck)。
铁拳毕竟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面对真正的反坦克需求还有很多局限性,因此战车杀手是必要的补强。
“咳咳,这个价位我还能接受。武器嘛,终究还是越便宜、越能大量生产越好。照这个方向继续推进吧。”
“遵命,总理阁下!”
顺利通过审查的铁拳,让鲁登道夫笑得合不拢嘴。
站在旁观角度看,多少也有些心酸。
毕竟这年头,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毫无节制地挥霍军费了。
“那么,接下来终于轮到‘大家伙’登场了。”
“是的,首先是——‘钢铁汉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不是,哥们?我咋救了德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