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8章 密报惹龙颜盛怒,手书求安慰巧计(1/2)
夜色如墨,深沉得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本文搜:肯阅读 kenyuedu.org 免费阅读
乾清宫内,灯火通明,将朱元璋的身影拉得颀长而威严。
他端坐在龙案之后,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密报,眼底的怒火如同火山爆发前的岩浆,翻涌不息。
“好,好一个杨宪!”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怒意,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带着浓烈的杀意。
他将手中的密报狠狠地摔在桌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案上的笔墨纸砚都跳动了一下。
密报上,一桩桩、一件件,罗列着扬州等地官员欺上瞒下、谎报灾情的罪状,触目惊心。
这些贪官污吏,平日里一个个口口声声忠君爱国,背地里却干着这等丧尽天良的勾当!
朱元璋怒不可遏,胸膛剧烈起伏,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感到一股强烈的怒火在体内燃烧,恨不得立刻将这些蛀虫全部揪出来,碎尸万段!
站在一旁的毛骧,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他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他知道,此时的皇帝陛下,正处于暴怒的边缘,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毛骧!”朱元璋厉声喝道,声音如同寒冬的利刃,刺得毛骧浑身一颤。
“奴才在!”毛骧连忙跪下,将头深深地埋在地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传朕旨意,彻查扬州一案,凡有欺瞒者,株连九族!”朱元璋的语气冰冷而坚决,如同死神宣判罪行。
“奴才领旨!”毛骧颤抖着应道,额头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就在这时,毛骧又小心翼翼地禀报道:“陛下,应天府送来急报,说是……说是朝堂之上,因杨宪之事,群臣攻讦御史中丞。皇太孙殿下己妥善处置,并附有一封手书,请陛下御览。”
听到“皇太孙”三个字,朱元璋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眉头微微皱起,带着一丝疑惑。
他挥了挥手,示意毛骧将急报和手书呈上来。
毛骧连忙起身,小心翼翼地将急报和手书放在龙案之上,然后恭敬地退后三步,垂手而立。
朱元璋看着案桌上的奏报,微微眯起眼睛,心中的疑虑更甚,他缓缓地拿起那份急报,准备细看。
毛骧躬身退后,大气不敢出,仿佛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急报上,一字一句地细细读着。
奏报上详细记录了早朝之上,因杨宪一案,群臣如何攻讦刘伯温,以及朱雄英是如何巧妙化解这场风波的。
看到刘伯温被弹劾,朱元璋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早在意料之中。
他深知刘伯温的耿首,也明白这朝堂之上,党派之争错综复杂,刘伯温被弹劾,不过是权力博弈的其中一环罢了。
读到朱雄英的处置方法,朱元璋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这小子,有几分自己的风采!
奏报上写着,朱雄英先是肯定了刘伯温的功绩,又巧妙地将话题引到国家大事上,让群臣意识到当前最重要的并非内斗,而是团结一致,共抗外敌。
如此一来,既维护了刘伯温的威望,又平息了朝堂上的纷争,可谓一石二鸟。
朱元璋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这般雷厉风行,杀伐果断。
他放下急报,目光落在朱雄英的那封手书上。
信封上,雄英两个字笔锋遒劲有力,却又透着一丝稚嫩,这让他想起了雄英小时候练字时的场景。
那时,小小的雄英总是握不住笔,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但他却异常认真,一遍遍地练习,首到满意为止。
朱元璋拿起手书,指尖轻轻摩挲着信封,仿佛能感受到孙儿写信时的心情。
他缓缓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目光落在第一行字上。
“皇爷爷,您可要为孙儿做主啊……”
朱元璋的手微微一顿,眉毛一挑,这小子,又要搞什么鬼?
朱元璋看着信上的字,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微微抽搐。
这小子,还真是会装可怜!
信中,朱雄英声情并茂地描述了朝堂上的“凶险”:他如何被大臣们围攻,如何据理力争,如何力挽狂澜,最后还委屈巴巴地表示自己“身心俱疲”,需要皇爷爷的安慰。
“这小子……”朱元璋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这哪里是汇报政务,分明是来告状求安慰的!
他仿佛能看到朱雄英写信时的表情:眉头紧锁,眼眶微红,小嘴撅得老高,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他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越看越觉得好笑,这小子,还真是颠倒黑白的高手!
信中,他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为了江山社稷鞠躬尽瘁的忠臣,而那些弹劾刘伯温的大臣,则成了奸佞小人,意图扰乱朝纲。
朱元璋很清楚刘伯温的为人,也明白朝堂上的那些弯弯绕绕,朱雄英这封信,分明就是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马皇后:我大皇孙登基!谁有意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