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0章 朝堂惊闻山西灾,赈济拨款起波澜(1/2)
朝堂之上,气氛依旧凝滞,仿佛一场暴风雨前的宁静。本文搜:读阅读 duyuedu.org 免费阅读
朱允炆的身影,在百官的注目下,显得更加单薄。
傅友德站在队列之中,目光不时扫过那个略显稚嫩的身影。
他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尴尬,如同潮水般将朱允炆包裹。
回想起方才朱允炆主动上前打招呼时,众人的反应,傅友德内心不禁叹息一声。
他看到,朱允炆带着一丝期待,向淮西的将领们问好,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沉默和僵硬的笑容。
冯胜算是给足了面子,温和地说了两句,可也仅仅是两句而己。
其他人,只是面色尴尬地应了一声,便匆匆移开了目光,仿佛多看一眼,就会沾染上什么不祥之物。
傅友德的拳头在袖中微微攥紧,他并非对朱允炆有任何敌意,只是这局面……
他皱着眉头,感到一丝无奈。
他能明白这些老兄弟们的想法,毕竟,太子薨逝,太孙监国,朝堂之上,谁人不是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在这种时候,贸然与不受重视的皇孙亲近,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空气中,似乎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傅友德感受到周围同僚们刻意回避的眼神,他们似乎在尽力忽略朱允炆的存在,仿佛他是一件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旧物。
这种无视,比任何冷言冷语都来得更加刺痛。
傅友德微微侧过头,看到朱允炆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他垂着眼帘,双手紧紧地抓着衣角,仿佛要抓住最后一丝安全感。
那一刻,傅友德的心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同情,又有一丝无奈。
“唉……”傅友德在心中叹息,他终究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他试图移开目光,不去看那个被冷落的身影,却发现自己的视线,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始终无法离开。
他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就像一只被困在泥潭中的野兽,空有一腔力量,却无法挣脱束缚。
他明白,这朝堂之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算计,而朱允炆,或许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罢了。
就在傅友德沉浸在复杂思绪之时,一声尖锐的呼喊,划破了凝滞的空气——“百官上殿——”
傅友德的身躯微微一震,如同从一场漫长的梦魇中惊醒。
他庆幸,这声呼喊,至少结束了这令人窒息的尴尬。
他将目光从朱允炆身上移开,转而注视着前方,心里却暗自想着,这朝堂风云,恐怕才刚刚开始。
听到“百官上殿——”的呼喊,傅友德如释重负般吐出一口浊气,胸腔中压抑的浊气仿佛也随之散去。
这凝滞的气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好在,这令人尴尬的局面终于结束了。
他下意识地抬手理了理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随着人流走向大殿。
大殿之内,金碧辉煌,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龙涎香,弥漫在空气中,带来一丝令人安心的宁静。
百官鱼贯而入,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肃穆而立。
傅友德找到自己的位置,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了高台之上。
朱雄英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
尽管面容依旧稚嫩,但眉宇之间,却流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与方才在殿外面对朱允炆时的怯懦模样判若两人。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百官,仿佛能洞悉一切。
这巨大的反差,让傅友德心中微微一震。
他忽然意识到,这个年轻的皇太孙,或许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
他想起之前在殿外,朱雄英面对吕氏和朱允炆时的隐忍,以及此刻的威严,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敬佩。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相啊……”傅友德心中暗叹,他仿佛看到了大明王朝未来的希望,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让他激动不己。
就在这时,一个尖细的声音打破了大殿的宁静。“臣,有事启奏!”
傅友德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绯红色官袍的老者,缓缓从队列中走出。
此人正是当朝丞相——李善长。
他面带微笑,步履稳健,走到大殿中央,躬身行礼。
“李丞相有何事启奏?”朱雄英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善长抬起头,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臣要奏报山西雪灾……”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起来,“灾情严重!”
李善长缓缓出列,他绯红的官袍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如同一片跳跃的火焰。
最初,他脸上带着一丝得体的微笑,仿佛只是例行公事般地汇报。
可当他开口,谈及山西雪灾之时,笑容便如融化的冰雪般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眉宇间也染上了深深的忧虑。
“启禀陛下,今冬山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马皇后:我大皇孙登基!谁有意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