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7章 灾事谋良策 皇孙展奇思(1/2)
“两卫人马,构筑冰屋。本文搜:零点看书 0diankanshu.org 免费阅读”朱雄英语气笃定,仿佛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他目光落在徐达身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舅姥爷,此事就交由您去办。”
“冰屋?”杨思义两条花白的眉毛几乎要飞到额头上,他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冰天雪地里,用冰块盖房子,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忍不住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殿下,这……这冰屋如何住人啊?”
不仅是杨思义,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朱雄英这番话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面面相觑,用冰做房子,这闻所未闻的奇思妙想究竟能否实现?
朱雄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诸位大人,这冰屋看着是冰,实则冬暖夏凉,乃极北之地的游牧民族世代相传的生存之道。山西雪灾严重,房屋倒塌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如今正是缺少安身之所。与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砍伐树木、运输木材,不如就地取材,利用冰雪建造冰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见他们依旧疑惑,便继续解释道:“冰屋虽只能撑过一冬,但胜在建造迅速,且不需耗费太多材料。待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灾民自可重建家园。如此一来,不仅能节省大量银两,更不会影响我大明边军的战力。”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开始细细思索这冰屋的可行性。
山西连年大雪,若是真能用冰雪建房,确实能省下不少银两。
待到开春,天气转暖,那些奸商也不敢再高价售卖建材,届时再行重建,岂不两全其美?
一首沉默不语的徐达,此刻也缓缓开口了。
他想起自己早年跟随太祖皇帝北征,曾亲眼见过北地游牧民族居住的冰屋,冬日里确实温暖如春。
念及于此,他微微颔首,“殿下所言,老臣也曾见过。此事确实可行,只是兹事体大,还需禀明陛下,方可行事。”
朱雄英闻言,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舅姥爷说的是。此事还需陛下定夺。”他说着,眼珠一转,朝着众人眨了眨眼,语气神秘地说道,“至于粮食嘛……”
朱雄英说到此处,故意顿了顿,卖了个关子。
他环视一周,见众人皆是一脸茫然,这才慢悠悠地说道:“粮食之事,自有皇祖母操持,诸位不必忧心。” 他一边说着,一边朝着众人眨了眨眼,神情颇为神秘。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疑惑更甚。
皇祖母?
这跟皇祖母有何关系?
难道皇祖母手中还有余粮不成?
可山西雪灾严重,所需粮草可不是小数目,即便皇祖母有心,恐怕也无力回天吧?
李善长眉头紧锁,心中暗自盘算。
他本想借着这次雪灾,好好弹劾一番太子,顺便敲打敲打这个初出茅庐的皇太孙。
可没想到,这小子年纪不大,心思倒是缜密。
先是用冰屋之法解决了灾民的住房问题,又将粮食之事推给了马皇后,这让他一时间竟找不到任何破绽。
想到马皇后,众臣心中稍安。
马皇后贤名远播,深受百姓爱戴。
在朝中,她的威望甚至比皇帝还要高。
若是由她出面,筹措粮草,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况且,马皇后一向节俭,想必也不会让国库太过亏空。
“皇祖母……”朱雄英在心中默念,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想起那埋藏在地窖中,堆积如山的土豆,心中一片笃定。
待到开春,这些土豆便可在山西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届时,山西的粮食危机自然迎刃而解。
“杨尚书,”朱雄英突然开口,打断了众人的思绪,“敢问户部,修筑冰屋,所需几何?”
杨思义闻言,连忙从袖中掏出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弄起来。
他口中念念有词,手指翻飞,算珠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仿佛冬日里盛开的梅花,惊艳了众人。
“回禀殿下,构筑冰屋,所需银两不过十万!”
十万两!
这对于赈灾款项来说,简首是九牛一毛!
杨思义的声音中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兴奋,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心脏的剧烈跳动。
这十万两银子,不仅能解决山西灾民的燃眉之急,还能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
想到这里,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仿佛一瞬间年轻了十岁。
李善长原本正端着茶杯,细细品味着上好的龙井。
茶香氤氲,清冽甘甜,让他感到无比惬意。
可听到杨思义的话后,他手中的茶杯猛地一颤,滚烫的茶水洒落在衣襟上,却丝毫感觉不到灼热。
他只觉得口中原本甘甜的茶水,此刻却如同泔水般恶心,让他忍不住想要作呕。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马皇后:我大皇孙登基!谁有意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