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 扩招员工(1/2)
而且目前还不是春节,那些外出务工的人还没有回家过年,所以现在招工能招满人才怪。本文搜:吾看书 5kanshu.org 免费阅读
想过来,想过去,没想到还有这个问题,那扩产就这么算了?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杨康想到了一个地方还有很多的工人,不,准确的说是预备工人。
那就是职业学校,职业学校里面,可是有很多十七八岁的待毕业的学生。
这些学生反正要就业,自己何不首接找到学校呢?而且相比于那些混子,这些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反正都是从一开始进行培训,何不找这些如同一张白纸的职校学生呢?
到时候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还提升了职业学校的就业率,这种好事,相信职校肯定不会拒绝。
当杨康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遭到了杜鹏的反对。
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名声不是很好,管理也有问题,在杜鹏看来,职业学校里面的学生难以管教,而且根本没学到啥技术。
听到杜鹏的陈述,杨康也表示认可,但他的看法却不一样,首先职业技术学校这个设立肯定是好的,或者说出发点是好的。
问题就在于职业技术学校缺乏好老师,在之前国企时代,职业学校还是有好老师的。
后面随着改制的开始,职业学校里面有能力的老师都外出创业挣钱,搞自己的事业去了,实在不行就进厂当技术大拿领高工资了,谁还会看上你当职校老师那三瓜两枣。
也就是老人常说的:一技在手,吃喝不愁,再加上大家对于工人身份和地位的不认可。
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己家孩子送去读职校了,只有那些父母放弃了,或者自己认为读书无望的学生,才会选择职校。
虽然这些人里面有一两个害群之马,但杨康相信大部分学生都是没问题的,不然后世那么多的职校生,如果职校真的出大问题了,那社会早就出问题了。
事实就是,当初那么多职校生就业后,貌似也没出啥大问题,这就说明职校生的主体还是没啥问题。
也许没啥技术,但是他们在学校或多或少学了一些理论和技术,总比那些小白,混子们要强得多。
而目前除了职校生,貌似鸿兴厂还真找不到大规模供应劳动力的地方。
杜鹏面对劳动力缺乏,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同意,只说后面加强管理,而当杨康等人找到职校的时候。
对方也是惊喜不己,像这种主动找上门来解决就业的企业,他们当然很欢迎的,至少在政绩上,今年学校的就业率就很好看。
特别是当杨康等人给了点好处,希望职校提供职校生在校表现的时候,更加积极了。
总体来说,鸿兴厂这次在职校招工很圆满,后来事实也证明,这些职校生的发展潜力比社会上招工的要大得多。
当然,杜鹏和杨康绝对不会提他们私底下跟职校要学生平时表现记录的事情。
很快,鸿兴厂的两个厂房各自招满了人,刚好解决目前生产线上工人的缺额,不用两班倒。
随着员工招满,加上24小时不停歇生产状态。
鸿兴电摩的销量不停飙升,哪怕鸿兴厂24小时不停的连轴转,高强度的工作让许多员工们叫苦不迭,他们的平均工作时长达到13个小时!
鸿兴厂的机器都快转冒烟,工人的如此加班的情况下,还是填不饱市场的需求,哪怕杨康给足了加班费,似乎也快要压不住那不停抱怨的声音了。
面对员工的抱怨,杨康也没有办法,自己总不可能放任强烈的市场需求不管吧?
虽然很快就招满了新员工,但这些新员工而又不是系统人,一招来就是熟手。
这期间为了增加产量,只先委屈工人们了,而杨康唯一能够做的,只能是给予工人们丰厚的加班费补助。
说实话,对于电动摩托车热销,确实有点出乎杨康的意料,一开始杨康认为电动摩托车肯定会大卖。
但那也是缓慢的,持久的,只是没想到这个市场会突然一下子炸开了。
就像是一颗鞭炮扔进了沼气池里面一样,来得那样的猛烈和措手不及。
而后面分析,最主要是的杨康还是抓准了市场需求,或者说精准客户了。
杨康一开始的精准客户就是那些城里面的女人,既有都市白领,也有家庭妇女。
毕竟前世骑电摩买菜是家常便饭,关键点就在于杨康投放的那段广告。
这段广告可以说首击女性的内心世界,让那颗埋藏许久的少女心觉醒了,用一段市场专业术语来说:杨康提前开启了女性消费大市场。
此时女性恐怖的购买力,才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
现在鸿兴厂几乎每生产一台电动摩托车立马就能卖出去,现在根本就不用什么营销方案和营销术语。
现在鸿兴厂陷入了幸福的烦恼,幸福就是鸿兴电摩无论生产多少都不愁销路,烦恼就是产量严重不足。
现在工人还有设备都不足,让大家的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科技霸权:从电摩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