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枪术(1/2)
又拖延了几天时间,但余牧训练士卒的心情依然急迫。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kkxsw.org 免费阅读
还有十五天就满一个月,满月之前他必须让这些人可堪一用。
随着士卒们对队列的熟悉,他早几天逐渐开始增加训练难度。
比如让众人跑步时负重,重量初时不重,近日慢慢加,以锻炼体力。
见众人体格稍壮,又开始思虑实战方面的技能。
戚继光《练兵纪实》中,有伍法、胆气、耳目、手足西练,针对的就是士卒个人技能,余牧根据现在的现实情况,决定先从军阵和武器练习开始。
军阵方面,仍以戚家军的鸳鸯阵为主,很多人认为鸳鸯阵必须是十一人,有腰刀、盾牌、长枪、狼筅等各种武器才能组成,事实上并非如此。
戚继光一代军事天才,创出的阵法灵活性极强。
鸳鸯阵可以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变换成两仪阵、三才阵等衍生阵法,兵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敌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比如在东南时,阵中以长枪最多,待到蓟辽时,长枪手被大量替换成火铳手。
目前虽只有长枪可用,无法组成标准的鸳鸯阵,但是并不妨碍演练阵型,只是稍微变化一下即可。
有了前面的队列练习打下的基础,再加上张仲、齐浩林、王大山都是习练过阵法的,可以辅助余牧训练,士卒学习鸳鸯阵的进度极快,不过几日就能听从号令,做出基础的变化。
王大山作为家丁出身,内心还是有些傲气的,他此时看到军户们的进步,也不禁吃惊,忍不住对旁边的齐浩林说道:“老齐,这习练阵法可是最绕人的,以前总把咱们搞得晕头转向,怎么到了大人手里就这般简单?”
齐浩林摇了摇头,他现在算是服了余牧了,摇了摇头道:“大人天纵奇才,岂是你我能比的。”
习练枪阵之余,余牧又开始让士卒习练枪法,毕竟阵法摆的再好,刺不死人有什么用。
对具体所习枪法,余牧推崇简单实用为上,他甚至认为戚家军所习枪法仍有些繁琐。
大阵之前,人人都着重甲,刀枪如林,剑戟如山,说什么武艺高强、身法灵活,全都是假的。
就一招,刺!
谁刺的快,谁刺的准,谁就能活!
只是这一刺却并不简单,刺到敌人的同时还要防住对方的刺杀。
余牧思考再三后,决定推广后世的“三防一刺”步枪刺刀术。
“三防一刺”顾名思义,主要以刺为主,但是刺杀的同时却能较好的保护自己。当年一经推出,就在抗倭战争中大放异彩,一改战争初期短刃相接时极不利的局面。
虽然步枪和长枪在长度和重心上都有所不同,但技法还是枪术范畴,三防一刺的奥义自然也是相通的,只是要改变持枪位置和姿势。
余牧习练枪术日久,这一点小小改变,对他来说并不算困难。
走到操场正中 ,将士卒们聚拢起来后,便准备教枪术。
余牧武艺高强的事广为流传,此时听说他教枪法,士卒中人人兴高采烈。
余牧提着根包裹着布头的白蜡杆,站在中间问道:“有没有想上来跟我试试的?”
士卒们面面相觑,半天没人动弹,余牧便首接点了人群中垫脚瞧热闹的虎路墩。
虎路墩颇要脸面,在众人面前,自是不愿意怯场,拎起一个白蜡杆道:“我来就我来!”
余牧点了点头,朝着众人道:“我今日教你们的枪术只有一招,那便是刺。虽说只有一招,却有多种变化,又与格斗结合,想学好却是千难万难,若有一日你们真能学有所成,不说能驰骋疆场,至少杀敌立功不在话下,还望诸位不要浪费我的一片好心。”
随即示意两人可以开始,摆出个预备用枪姿势。
虎路墩矮胖壮实,却不失灵活,他知道余牧枪法高超,自觉不是对手,便想着先下手为强,围绕着余牧稍稍绕了几步,手中长枪便如闪电一般刺来。
余牧双眼怒睁,大喝道:“杀!”
虎路墩快,余牧却比他更快,右手将枪提起,脚掌为轴,身子侧右旋转,左脚前迈,在迈脚的同时,长枪刺出。
不待所有人反应过来,白蜡杆己经刺到了虎路墩的胸口处,一枪便将他捅飞了出去。
只听“哎吆”一声,虎路墩那肥厚的屁股触地,众人才惊醒过来,都没想到结束的竟这么快。
片刻的安静后,都齐声喝彩,尤其以虎路墩伍中周好娃最为大声:“好啊!”
余牧又让其余三个伍长出来,仍然都是一枪挑飞,绝无拖泥带水之嫌。
众人见余牧每次对战都是用的同一招,只是简单的一刺,就把几个伍长战败了,心中都更加火热,学习的欲望也更加浓厚。
张仲在旁看了,也有些感慨。
他虽然觉着这枪法并非正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枪术才是为了战阵而生的,也更适合没有基础的普通人,
像自己所习练的杨家枪强则强矣,可军中又有几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从军户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