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1章 罗少也大驾光临啦(1/3)
“哈哈,好好,没问题,嗯嗯,再说!”
姚秀用十分热情的语气说着相当敷衍的话语,然后在诡异又和谐的聊天氛围中挂了今晚的第三个电话。本文搜:我的书城 3wwd.org 免费阅读
“又是谁找你啊?”
在客厅里“算收支”的李富没有抬头,他之前收了儿子一笔“巨款”,觉得更应该要把账给算清楚喽。这会儿正埋头苦算,见识到了姚秀神奇操作,他便勾着眼从鼻梁上滑落的老花眼镜上方空隙看向老伴。
而送完客人回来又揽下洗碗筷任务的李榭才刚从厨房出来,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一边擦手一边疑惑地看着爸妈。
姚秀先扯了几张纸巾给李榭,不让他在衣服上擦手。然后一脸得意地对李富说道:“是老娇婆。”
“她也要凑热闹?她家店不开了?”
老娇婆名叫林娇,村民广场边上有一家小卖部,就是她开的。听到她也想合伙参加丰收节的糍粑大赛,李富不太理解,总算是抽空抬起头来寻求老伴的解惑。
“你们在说啥?什么开店?哪的热闹?”李榭有些焦急地嚷道。心想:我不就出去送个人、回来洗个碗,怎么突然就融不进这个家庭了呢?
姚秀瞟了一眼没有进村民群的儿子,“大发好心”地给他介绍了村里决定举办丰收节活动一事。至于今晚她频频接到电话,那是因为——
姚秀成功报上糍粑比赛的名啦!
原来俞韵只选了前十名接龙的村民参加比赛,然后对后面仍踊跃的村民说:可以跟接龙前十的人合作参赛,自行协商。
因为俞韵的“威望”,而且也在群里安抚说了:要是这次搞的效果不错,接下来的国庆节,村里也会考虑继续办,请大家不要激愤或沮丧,要齐心把眼前的活动办好。
所以没报上名的村民也没太闹腾,群里哀嚎了几句后,大多还有兴趣参加比赛的村民都纷纷按俞韵的建议找这次报上名的村民商量联手之事。
我们的姚秀女士则是恰好因为客人离开,得闲了一会,幸运地在第十位接上了。还是因为前面有几个年纪大的首接在群里说报名而没有成功接上龙,让她捡漏了。
“要是得奖了还有一千块,就算没得奖也有200块钱咧,还有100块的材料费。”姚秀甚至都己经在展望第一名的一千元奖金了,今晚她己经连着拒绝三个人:“我才不跟她们联手。我们全家一起上!”
“啊,我也要去吗?我又不会包糍粑。”
因为从小读书比较优秀,加上李富姚秀两口子为了讨生活什么都干过,啥都会,为让李榭安心读书便没有过多“征用”童工时期的他,以至于李榭基本没掌握什么“农村”必备技能。就连现在二老认可的种菜养鸡也全是因为“命好”,老天赏了个“统子”。
“去,当然要去!”姚秀“强硬”地说道。
这钱还能让别人分了去?她都己经想好了,这一笔天降横财就不给儿子存着了,花出去,改善自家的生活质量。不管什么身份、哪个年龄段的女性,让她花钱总是愉悦的,光想想就很开心。
然后姚秀就忧心地想起了还在家里住着的池临渊。她便问儿子:“榭仔,博士还要住多久呀?要是那天他还在,你问问他要不要吃糍粑。”
一家人都出动,可别把客人饿着了。
下周一就是秋分了。照池临渊这两天的劲头,估计那会儿还不会结束他的“科研”事业。他那摆在老屋一楼大厅的长条鱼缸己经装了十几条新捕的极品鳑鲏了。
一有人走动惊吓到它们,那鱼缸就跟亮了跑马灯似的,闪忽不定、五光十色。
见老妈子那么坚决,而且看到群里的叔伯婶婶都热火朝天地议论这事,显然是把这当成小霭村的大事来办,积极得很。
李榭便决定去凑这个热闹,给老妈子打个下手。同时也想着让姚秀把注意力放在奖金上,今天的收入就可以“昧”下来,不上交了。
第二天,村里召集参赛村民和相关人员开会。
李榭家也只有姚秀一人去村委开会。李榭跟李富要在家为迎接阿琳的老板和他的客户做准备。比起不知花落谁家的一千块,还是今晚做好两只走地鸡更为重要。
姚秀到了村委二楼,这里有小霭村文旅公司的一间会议室。然后她就发现俞书记今天十分热情,原以为书记也为村里搞活动而激动,结果后面发现她好像只对自己这样,对其他人仍是干脆爽利的作风。真奇怪!
俞韵刚来小霭村那会想着要跟村民好好打交道,结果发现比起祈盼、建议式,还是命令式的话语村民更听得进。这样反倒还助长了她的“威望”。只能说群众还是需要一个英明的领袖的。
走远了,回到村委会。
今天的会很简单,确认下周一糍粑比赛的细枝末节:
只做鸡蛋糍,馅料自己做,还有自己带用习惯的工具;场地的桌椅布置和糍粑皮都由村里统一准备;现场做现场蒸,蒸煮的工作由小霭村宴那边负责……
李树听说村里要办糍粑比赛,非常积极地说要大力支持。原本他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咦?这里有个农家小院》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