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准备前往香江(1/2)
在那狭小的房间里,陈旧的家具横七竖八地挤作一团。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dqsbook.org 免费阅读
斑驳的漆面、磨损的边角,还有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划痕,铭刻着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
每一处痕迹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或许是某次嬉笑打闹时不小心碰出的凹痕,又或许是在某个艰难日子里,为了腾出一点空间而挪动家具留下的印记。
姐弟俩静静地伫立着,西目相对。刹那间,坚定与决然的信念,仿若涌动的暖流,在彼此心间悄然流淌。
旋即,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即将离开家乡的准备工作当中。
陈晓莉坐在昏黄黯淡的灯光下,全神贯注地缝制着背包。
灯光摇曳不定,映照着她专注的面庞。
满心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这些背包缝得再结实些,再牢固些,好装下他们所有的希望。
她选用了家中最厚实的布料,每一针都缝得密密麻麻,仿佛在编织着未来生活的希望之网。
她还在背包上精心缝了几个隐蔽的口袋,用来藏一些重要的财物,每一针线都饱含着对未来的期许与不安。
陈国庆看着姐姐专注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姐,你这手艺,等咱们到了香江,说不定能开个红火的裁缝店,到时候顾客肯定踏破门槛!”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轻松,试图缓解这压抑的氛围。
陈晓莉白了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嗔怪道:“就你会贫嘴,赶紧想想还有啥要准备的。
对了,把家里这些钱和票都花了吧,到那边也用不上了。”
陈国庆应了一声,走到妈妈的柜子前,打开柜子,双手小心翼翼地将家里所有的票和钱一股脑揣进怀里,然后匆匆朝着县供销社赶去。
县供销社就在县中学的旁边,而陈国庆的父亲,原来就是县中学的一名优秀教师。
一路上,陈国庆的脚步急促,脑海里像上了发条的仪器一般,不断盘算着自己和姐姐前往香江所需要的物品。
临近供销社时,陈国庆眼角余光瞥见斜对面巷子里有个青年正百无聊赖地晃悠着。
他心里“咯噔”一下,清楚这是个专门倒卖各种票证的票贩子。
瞧了瞧手中的钱,眉头不自觉皱了起来,显然是不够的,好在之前家里攒了些比较值钱的票。
于是,陈国庆深吸一口气,佯装镇定,慢悠悠地踱步过去。
票贩子抬眼看到陈国庆年轻的模样,嘴角不易察觉地上扬,心中暗喜,知道生意上门了。他上前一步,微微弯腰,带着几分热络道:“兄弟,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
陈国庆看着对方那副嘴脸,心里明白这家伙肯定觉得自己年轻好忽悠。他警惕地左右看了看,微微俯下身,压低声音道:“我想用票换一些钱!”
票贩子往巷子里快走了几步,还不忘回头朝陈国庆招招手,示意他也往里靠。站定后,他双手抱在胸前,开口问道:“你有什么票?”
陈国庆没有立刻作答,而是先再次谨慎地环顾西周,一只手伸进怀里,慢慢掏出了自家的工业券。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票贩子的脸,不放过对方任何一丝表情变化。
果不其然,当他拿出工业券的瞬间,票贩子的瞳孔骤然放大,目光像被磁石吸引一般,死死地盯着陈国庆手上的工业券,不过眨眼间又恢复了平静。
票贩子原本以为陈国庆和其他败家子一样,拿些家里普通的生活用品券来换钱,没想到竟是稀有的工业券。
要知道,工业券主要对在职人员按其工资收入比例发放,平均每20元工资配一张券。
而且其发放既无固定年月,也无固定数量,全看当时的经济形势、物资供应状况等因素调整。
在职的工人、干部、教师、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职工等才有机会获得工业券。
此外,在一些地区,农村向国家交足粮棉等农副产品,结算货款时,会按规定比例配发工业购买券。
但相比城镇居民,农民获得的工业券数量少,使用上还有限制。
票贩子脸上露出一抹戏谑,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陈国庆道:“兄弟,你偷家里工业券出来换钱!不怕你老豆打断你的腿吗?”
陈国庆眉头一皱,不耐烦地回道:“你那么多话干嘛!你就说能不能换吧!”
票贩子讪笑两声,摸了摸鼻子道:“换,当然换!只不过现在经济不景气,行情不好!价格方面会低一点!”
“有多低?”陈国庆眉头拧成了个疙瘩,追问道。
“不到十块。”票贩子撇了撇嘴,轻描淡写地说。
“什么?太黑了吧你!”陈国庆一听,猛地瞪大了眼睛,二话不说转身就要走。他心里门儿清,在这种交易里,必须态度强硬,才能争取到好价格。
那条狭窄的巷子里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偶尔有几只苍蝇“嗡嗡”地飞过,更是给这紧张的氛围添了几分压抑。
票贩子见状,心里一急,赶忙上前一步,伸手拉住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66下乡前夕我跑路去香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