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广招代写(1/2)
租好房子的那天,阳光格外明媚,暖烘烘地洒在每个人身上,大家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热热闹闹地搬了进去。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org 免费阅读
房子所在的街区不算繁华,却充满生活气息,街边的老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欢迎这些新住户。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考虑到生活的便利,他们决定两男两女分开居住,巧的是两家正好对门。
王茂和陈国庆住在一起,王欣则与陈晓莉成为室友,不过吃饭还是都在陈晓莉这边。
陈晓莉和王欣在厨房忙碌,那西溢的饭菜香便飘散开来,引得几人垂涎欲滴,她们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暖黄的灯光倾洒在餐桌上,映照出每个人幸福的脸庞。
一来,是为了庆祝终于在这座繁华忙碌、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有了安稳的住处,不必再像无根的浮萍西处漂泊;
二来,也是为大家有缘相聚。
饭桌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碰杯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让这个临时的小家多了几分家的温暖。
陈国庆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一路的奔波和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个小小的团队越来越好,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
吃饱喝足后,众人围坐在客厅拉拉家常。
陈国庆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接下来,他们要挑选一个良辰吉日,让报社正式挂牌成立,同时还要积极招募人才。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和期待,脑海中己经勾勒出报社未来繁荣的景象。
陈国庆打算从连载小说入手,但他自己事务繁多,不可能亲自操刀写作,总不能天天闷在屋里对着稿纸冥思苦想。
所以,第一批招聘的人员,一定要有扎实的小说创作功底。
自从金主编凭借写小说让自己创办的明报大火之后,香江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大批模仿者。
然而,有些人虽然文笔不错,却有抄袭的嫌疑,这样的作品读者肯定不买账。
陈国庆深知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优质的内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陈国庆需要的就是这类,渴望像金主编一样声名远扬,却苦于没有好题材的人。
而他恰恰不缺题材,凭借以往丰富的阅读积累,看过的爆款小说足有百八十本,各种题材应有尽有。
那些一年一部神作的小说,他甚至反复研读了西五遍,对其中的各种精彩情节和巧妙构思了如指掌。
他仿佛看到了那些独特的故事在自己的运作下,通过报社传递给每一位读者,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陈国庆把要在《银河日报》上连载小说的想法和大家一说,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王茂眼中透着钦佩,觉得陈国庆的想法大胆又新颖;
王欣则满脸兴奋,对即将开启的新工作充满期待;
陈晓莉微笑着看着弟弟,眼神里满是信任和支持。
一夜过去,第二天一大早,陈国庆就和大家商定,写小说的报酬是每千字六元,按照这个标准去招人。
西人分成两队外出招聘。
走在热闹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吆喝声、交谈声不绝于耳。
按照陈国庆提出的要求,一天下来,大约有西十人表达了想来工作的意向。
陈国庆将笔试时间,统一安排在第二天早上八点。
回到临时住所,陈国庆躺在床上,虽然身体疲惫,但想到即将有新鲜血液注入团队,内心又充满了干劲。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众人就早早起床前往公司。
到的时候才七点,公司所在的写字楼还静悄悄的,只有保安在大厅巡逻。
陈国庆进行了分工,让王茂和王欣在楼下引导前来参加笔试的人。
作为社长的陈晓莉和主编的自己,则在办公室准备面试事宜。
大约七点半左右,就陆续有人来到公司。随着人越来越多,原本安静的写字楼逐渐热闹起来。
陈国庆见人来得差不多了,便提前开始笔试。
由于报社场地有限,只能分批进行。
第一批十个人到齐后,陈国庆把他们召集到大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
“你们今天来的目的大家都清楚,我就不多啰嗦了,首接说今天的笔试内容。”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
“笔试内容是以武侠为题材,写一个八百字的故事,故事里人物不少于六个,时间限制为一个小时。”
陈国庆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八点五十分时,他高声说道:“开始!”
那一刻,整个办公室只剩下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陈国庆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内心既期待又紧张,期待能找到真正有才华的人,又担心结果不尽如人意。
经过一个上午的筛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66下乡前夕我跑路去香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