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9章 收购天天日报(1/2)
翌日清晨,阳光努力穿透淡薄云层,细碎地洒落在走廊上。搜索: 玩家书域 cqwanjia.org 本文免费阅读
窗外,香江的街道早早苏醒,车辆穿梭,行人匆匆,街边的榕树在微风中轻摇枝叶,为这座城市增添几分悠然。
陈国庆和王茂早早就收拾好行李了,即将搬入新家,这意味着在香江的生活步入正轨,可前路依旧充满未知。
陈国庆深吸一口气,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暗自给自己打气,随后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敲响了姐姐陈晓莉的房门。
“姐,行李都收拾好了吗?”陈国庆微微侧身,将耳朵凑近房门,提高音量说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一些。
屋内传来衣物翻动的声音,紧接着陈晓莉回应道:“好嘞,就剩些零碎物件,马上就好。
一想到要住别墅,还真有点不适应。你说,往后咱在这香江,日子能顺顺利利的不?”
陈晓莉一边将最后几件衣服叠好,一边在心里感叹,从漂泊到安定,这一切都像一场梦,她满心感激,也期待着往后能帮弟弟分担更多。
一行人拉着行李箱来到一楼,十几个身形挺拔的保镖早己等候。他们身着深色制服,整齐排列,气势十足。
陈国庆走上前,目光依次扫过每一位保镖,微微点头示意,保镖们默契地提起行李,向门外走去。
车队驶出酒店,沿途高楼大厦林立,阳光洒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光芒。不多时,便抵达了多加丽山的别墅。
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两栋精致的别墅并排而立,西周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和枝繁叶茂的树木。
“这地方可真美!”王欣一下车,就兴奋地张开双臂,原地转了一圈,忍不住惊叹。
“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陈晓莉笑着说,眼中满是憧憬,她轻轻拍了拍王欣的肩膀,率先朝着别墅大门走去。
到达别墅后,众人打量着新家。陈国庆对新的保镖队长陆川说:“你们住路边那栋,有情况能及时应对,辛苦大家了。”
说着,他双手递上一份周边地图,上面己经被他和王茂提前标记了一些关键地点。
陆川双手接过地图,认真地回应:“老板放心,我们一定守好这里。这周边环境我们也会尽快熟悉,保证万无一失。”
陈国庆看着自己的保镖们,心中满是安心,有他们在,生活便有了坚实的保障。
在住处妥善安置好之后,陈国庆那颗始终怀揣着雄心壮志的心,再次被扩大实业帝国的渴望填满。
他的目光如猎鹰般敏锐,迅速锁定了在香江报业颇具传奇色彩的《天天日报》。
《天天日报》创刊于1960年,在报业发展历程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号称全球首份使用彩色印刷的报纸。
其背后的韦氏家族,在当时的社会知名度极高。韦氏家族主要经营制药业,创办的二天堂药厂远近闻名。
由于药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为了印制药品广告纸,二天堂印刷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韦氏家族第二代成员韦基泽,是《天天日报》诞生的关键人物。他曾远渡重洋,在英国潜心学习印刷学。
留学期间,韦基泽每日穿梭于图书馆与印刷工坊之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每一项印刷技术的细节都被他反复钻研,这无疑为后来创办《天天日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办《天天日报》时,初始注册资金仅5万港元,资金并不充裕。但韦基泽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大胆地将所学印刷技术运用在报纸印刷上,以彩色印刷先声夺人。
开创了报业历史,《天天日报》也因此一炮打响,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不仅如此,韦基泽还大胆革新办报方针,将报纸杂志化,尤其对副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深入街头巷尾,与市民交谈,了解他们的喜好与需求,让内容更贴近市民生活,大胆创新。
这些举措成效显著,《天天日报》创刊不久,日销量便达到4万份。创刊一年后,韦基泽将报纸交由弟弟韦基舜管理。
然而,好景不长。彩色印刷成本高昂,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中,广告收益却不尽人意,只能削减办报开支。
加之今年香江的特殊情况,市场环境愈发艰难,《天天日报》的销量急剧下滑,从高峰期的8万份掉到不足一万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也给了陈国庆入局的机会 。
阳光明媚的上午,香江街头车水马龙,陈国庆带着高谦及其谈判团队,神色自信地朝着《天天日报》的报社走去。
一路上,街边的店铺招牌琳琅满目,行人匆匆而过,可他们的心思都放在即将到来的收购谈判上。
走进《天天日报》的会议室,韦基舜早己等候多时。
双方寒暄落座后,陈国庆率先开口,脸上带着和善的微笑:“韦先生,久仰大名。
如今《天天日报》的困境想必您也清楚,我们是真心希望能助它走出低谷。”
韦基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66下乡前夕我跑路去香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