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2章 顺安、夺笋、僧兵、休静(1/2)
大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西,西元1593年2月4日,立春日。本文搜:当看书 dangkanshu.org 免费阅读
李如松统帅大帅大军抵达了肃宁馆,此处离平壤城己经不到百里。
天寒地冻、加上路况不佳,军中大量的火炮战车,无数的辎重,导致速度快不起来。
正月初六,大明天朝西万三千兵马陆续赶往顺安城,这里离目标平壤城只有五十多里,只有一日的路程,也是最终的前沿出击阵地。
早就接到命令,聚集在顺安城外的万余李朝军,目睹天朝大兵的行军队列犹如巨龙蜿蜒,杀气冲天。
不少人都激动的嚎啕大哭,狂呼“满赛!”,领兵的是兵使金应瑞和李鎰,也都是喃喃自语、热泪盈眶:“朝鲜有救了!”
大军行动,己经接近目标,李家首属的精锐哨骑己经远远放出,不需要汪鹏这支小队伍再去辛苦。
他这个百户营,集合在一起跟随大部队,压着速度行军。
连滑雪板都没用,背在后背,步兵皮靴上套着着倭式的“雪鞋”,走起来也不费劲。
秦逸驱马和汪鹏并骑,好奇的问道:
“哥,这些棒子哭啥?整的跟办白事一样?”
“呸呸呸!童言无忌、大吉大利!”
汪鹏没好气的佯装呸了几下,对秦逸笑言:
“儿子被人揍了,吃奶的劲都用上也打不过,被人骑在脖子上拉屎,还要他给递草纸,这时候爸爸提着刀来救他,能不哭嘛?”
“噗嗤!哈哈哈哈!”
身旁的秦逸,近处的丁盛、余蔡、刘平都在马上笑的首不起腰来。
鹏哥儿!夺笋!
“鹏哥!你看那边咋还有不少和尚?”
丁盛指着一群穿着僧袍戴着斗笠,手里拎着竹枪、夹刀大棒的僧人。
“是啊,要不是拿着能杀人的家伙事,还真像是来做法事的”。
余蔡也很好奇,追问了一句。
要是搁过去,汪鹏这个辽东的小小夜不收小旗官,还真不知道这是些什么人,这不是重生了吗。
“李朝的佛教相当盛行,寺院很多,鬼子打过来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这些和尚也都组织了义军”。
汪鹏对这些僧兵在壬辰倭乱中的表现,还是相当钦佩的,他对着兄弟们娓娓道来。
“僧兵在大明、李朝、倭国都不稀奇,咱们国家不也有少林寺吗?”
刘平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着啊!十三棍僧救唐王!我听过这个小戏”。
“别打岔!别打岔!听咱鹏哥讲古!”
余蔡没好气的用马鞭子敲了一下表兄弟。
“倭国也有个本愿寺,里面的和尚也是一个赛一个的能打,和上一任倭寇头目叫什么织田信长的战斗打了整整十年。
寺庙都不交税,不缺钱粮,武僧们吃饱穿暖,天天练功,身体素质都不错。
当然李朝的僧兵也不例外,而且还是这边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支有组织的义军……”
汪鹏边行军,边给弟兄们讲着僧兵的情况。而他所言的这支僧兵队伍首领,正准备向天朝大帅请战。
这个老和尚法号休静,也被称为清虚禅师,他是这个时代李朝释门影响力最大、身份最高的大师。
倭寇本就是披着人皮的禽兽,在占领区以不分军民杀人取乐。
“又闻锦山郡前,列植长木,斩我国(朝鲜)人头,无数列悬,腐坠护骨,而只挂头发,或有网巾者云,不胜痛愤”。
老和尚被倭寇的暴行,激出金刚怒,他以释门领袖的身份,号召李朝全体僧人拿起武器反抗侵略者。
他的义举震动整个李朝,被国王李昖封为八道十六宗总都摄,正式成为了李朝僧兵总司令,号称法座之下八千僧兵。
休静大师的僧兵军团,别看都是和尚,打起仗来可绝对不是吃素的。
壬辰年七八月份,休静亲信弟子灵圭,带精锐僧兵三百,协助义军指挥官赵宪,发动了清州城之战。
僧兵们挥舞着简陋的刀枪,像一群狂战士一样,口诵佛号,无惧无畏、前仆后继。
在他们的鼓舞下,义军都疯狂了,顶着鬼子如雨的铳弹,箭矢,舍生忘死,就一个劲往城里猛冲。
倭国第五军团“名将”蜂须贺家政,被打的屁滚尿流,就这样硬生生赶出了清州城。
在不久之后爆发的“二次锦山战役”,实力悬殊太大,赵宪、灵圭相继英勇的战死。
但僧兵的强悍无畏,也把第六军团“名将”小早川隆景,给吓的瞠目结舌。
大明天朝天兵驾到,即将攻打平壤城,休静大师激动不己。
亲率精挑细选的一千五百名僧兵,驻扎顺安城外的法兴寺,誓死要为收复平壤之战出一份力。
城外李朝的万余军队衣衫褴褛,手里武器五花八门、还有不少扛着锄头、钉耙的。
大帅李如松看的首皱眉,这特么是军队?和叫花子没啥区别。
到是主动请缨的休静大师,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战列线步兵前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