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先生,字丑是因为竹简不好用(1/1)
董芝好不容易熬完算术课,接着就得上文字训诂。本文搜:求书帮 qsbxs.org 免费阅读
大汉教育只分了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小学需要先学识字算数,后学《孝经》《论语》《九章算术》,如果学有余力,还要修习《诗》《春秋》等经典,并要学习礼乐。
其中,对于董芝这个年纪的学童来说,识字最为重要。
当然重要了,因为针对入读大学的史学童,汉初要求识九千字以上才能毕业。后来要求降低,那也要五千字以上。同时,要担任尚书、御史、史书令史等职位,那得通晓六体。
何谓六体?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是的,意思是,你想当官?那你需要通晓古今文字。
但是大学是深入学习经学的时期,所以这些学习任务基本压在小学阶段。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入学半年内,董芝这些学童要把《急就篇》两千多字都给学了。这大概是现代小学三西年的学习量吧。
虽然董芝是个女童,不能在外朝任职,但她在学馆的学习进度,不会因为她的性别有差别。
所以,丁先生从“袍襦表裏曲领帬”开始讲时,董芝的脸就皱了起来。
前面还有好多没上呢,这可怎么办?
但她没时间担忧,因为丁先生开讲了,她只能认真听讲。
在习字的时候,丁先生忽地叫道:“董文姜,你上前来。”
董芝忐忑地上去了,恭敬地等着丁先生训她。
她字丑,因此挨打不是一次两次的了。
她从小被娇惯,这几年当人的经历里,挨打都是入学这两个月里先生赐予的,但她万万不敢说什么“我阿父都没打过我”。因为在学堂里,先生们就是她的父母。
丁先生盯着她生病前交上去的作业,轻声细语地说:“董文姜,你这字还得多练。”
虽然知道董芝是董慈的女儿后,丁先生实在不太敢管她,但看她写的这字吧,又实在不能不管。
大小不一,东倒西歪,粗看一片凌乱,细看更是没有一个字是正的。
董芝唯唯:“先生教训得是。”
“你习字时可有什么困难?”丁先生又问道。
习字该说的要点都跟董芝说过无数遍了,但她总是不得要领,丁先生也有些急。
这字写成这样,就是董慈不找他麻烦,他也不能让董芝这么下去。这不是砸他招牌吗?
董芝茫然地想:困难?什么困难?脑子懂了但手没懂?先生会想听这个吗?
她想了半晌,才说:“我觉得竹简不好用。”
丁先生鼓励的表情僵住了。
“竹简不好用?!”
董芝点头应是:“就是竹简不太好用,墨写上去不听话,写错了还要用书刀刮掉错字,要是有纸就好了。”
丁先生的脸瞬间沉了下来,拿起教鞭,一敲书案,“伸手。”
董芝瑟缩了下,乖乖地把手伸了出来,手心向上。
丁先生一看她害怕的样子,怒火就熄了大半。但都这样了,不罚也不行。
他再举起手,想到董慈又是一顿,最后教鞭落下时,只是轻轻地碰了下董芝的手心。
董芝疑惑地抬头,只见丁先生严肃地看着她:“董文姜,你字不好,不能怪竹简。你连大小都不能保持一致,这是竹简的问题吗?”
丁先生训了半天,把她的字的缺陷都列了个遍,又指点了她练习的方向。
董芝听得认真,用心地记了下来。
丁先生见她老实,也松了口气。
好在,有个恶少年的阿父,不一定就会当个恶少年。
不过冷静下来,丁先生也觉得自己大惊小怪。
他与董慈是小学同学。董慈上学时逞勇斗狠,但对先生十分尊重,也不曾欺凌过学馆的同学。恰恰相反,别的人欺凌了他们,董慈会为他们讨回公道。只是见识过他跟人打斗的模样,大家都怕他罢了。
董慈的女儿,再混,想必也像他一般尊重师长。
丁先生想到此处,也把一首吊着的心放了下来,开始跟董芝补习她休息时落下的功课。
丁先生把这些内容分成几日讲授。每日习字课上,董芝有一半时间要匀出来补习,所以她放学回家还要继续习字。此外,两位先生还要她把前几日的作业都给补上。董芝看到这些要求,脸都皱了起来。
那几日她闲得都要长毛了,现在全都要补回来,好痛苦啊。
但董芝还是认认真真地习字,并把作业都完成了。
就是……
董芝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字,很严肃地想,简牍真的没有纸好用,否则也不会被仙人淘汰了。为什么她说了句大实话,先生就是不信呢?
董芝叹气。
太落后了。
但是纸那么贵,要是她闹着要纸,阿母又得焦虑了,还是先这么练着吧。
不想错过《孝孝孝孝,孝死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