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民俗老讲究 > 第225章 腊八节禁忌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5章 腊八节禁忌(1/1)

目录
好书推荐:

腊八节这事儿啊,老辈儿人讲究可多了去了。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kswxsw.org您别看现在年轻人就图个喝腊八粥发朋友圈,搁古代那可是个连灶王爷都要抖三抖的大日子。就拿煮腊八粥来说吧,我奶奶活着那会儿,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絮叨:"小米得用簸箕筛三遍,枣子得用井水泡到子时,谁要敢拿铁勺子搅粥就等着倒大霉!"您还别笑,这些老规矩背后藏着大学问呢。

先说这腊八粥的材料,可不是随便凑八样就完事了。正经讲究得按五行五色来,白米属金主肺,红豆属火补心,绿豆青皮属木养肝,黑豆属水利肾,黄小米属土健脾胃。您瞅瞅,这哪是喝粥啊,分明是给自己摆了个五脏庙的养生阵。老中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就说过,腊月风寒入骨,五谷杂粮煮作糜,最能调和胃气。您说这科学不科学?现代营养学也证明杂粮粥的膳食纤维是精米的三倍,冬天囤膘还不长胖。

但您要是犯了忌讳,那可热闹了。河北邯郸那边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腊八粥里绝对不能放莲子——"莲子"谐音"连子",怕来年家里连着生闺女。可福建莆田人偏要反着来,非要在粥里放整颗龙眼,说是"龙睛照宅"能镇邪。更玄乎的是山西某些地方,煮粥时得在灶台上压把菜刀,据说是防着灶王爷跟小鬼抢供品。《荆楚岁时记》里还记载过,腊八当天要是碰见乌鸦叫,得赶紧往粥里撒把盐,不然整年都要走霉运。

说到驱鬼这事儿,湘西的"傩戏"才叫真刺激。我去年在湖南新化亲眼见过,腊八当天全村老少戴着青面獠牙的面具,举着火把绕村三圈。领头的傩师踩着禹步,手里铜铃摇得震天响,嘴里念叨的咒语比Rap还带节奏。您别以为这是封建迷信,《黄帝内经》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现代心理学发现集体仪式确实能增强群体安全感。要我说啊,这跟城里人办跨年派对缓解焦虑是一回事儿。

腊八蒜的讲究更邪门。老北京人泡蒜非得用紫皮蒜,说是阳气足;装坛子要选立冬前晒过的陶罐,还不能让孕妇碰。天津卫的老太太们更有意思,泡蒜时得往醋里扔七个铜钱,美其名曰"七星镇坛"。您还别不信邪,去年我邻居王婶图省事用了玻璃罐,结果蒜没绿不说,过年儿子相亲还黄了三回。后来找胡同口李半仙算了算,说是"琉璃属阴压不住岁煞",赶紧换了祖传的粗陶罐重新泡上。

要说最玄的还得数"腊八冰"。甘肃有些地方至今保留着"偷冰"习俗,腊八凌晨摸黑去河面凿冰,得趁鸡叫前三声把冰背回家。凿冰时不能说话,冰块形状还得像元宝,说是"哑巴财神送宝来"。宁夏中卫的老农告诉我,他们那腊八冰要埋在自家田埂下,来年虫子都不敢祸害庄稼。您猜怎么着?农业专家研究发现,冬季埋冰能调节土壤墒情,开春化冻时正好给麦苗补水——敢情老祖宗早玩上滴灌技术了。

佛家故事里那个牧羊女献乳糜的传说,其实藏着大秘密。敦煌壁画上的腊八供养图您仔细看,牧女手里捧的根本不是普通陶罐,而是刻着卍字符的金钵。佛学院的老和尚跟我说,这讲究的是"器净心诚",现代食品卫生学不也强调餐具消毒么?更绝的是《少林寺食经》记载,腊八粥要按"三沸三搅"的古法熬制,跟现在高压锅速成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要我说啊,慢火熬足时辰,淀粉充分糊化,确实比急火煮的粥更好消化。

皖南山区还有桩怪事:腊八当天要是谁家烟囱不冒烟,全村人都得躲着走。听说是明朝传下来的规矩,那会儿闹饥荒,没粮煮粥的人家会变成"饿鬼户"。现在虽然不兴这个了,但去年黄山脚下老刘家腊八节外出旅游,回来发现养的鸡全被黄鼠狼叼走了。村里神婆说是"灶王爷没吃上供品生气了",气得老刘首嘟囔:"早知道就该点个外卖粥供着!"

东北那旮沓的腊八禁忌更邪乎。我二姑爷是吉林人,他说腊八粥必须由家里最年长的女性来煮,男人碰锅铲会破财。熬粥时得念叨"豆子开花,银子满炕爬",说是能招财。沈阳故宫里还展出过道光年间的腊八祭器,银勺子柄上刻着北斗七星,勺头做成蝙蝠形状。博物馆研究员说这是取"七星引福"之意,跟现代人手机壳上贴招财符有啥区别?

最后给您提个醒儿:腊八节当天千万别吵架。浙江余姚有句老话"腊八拌嘴,一年狗吠",意思是整年都不得安生。心理学上有种"节日心理暗示",人在特定时间容易形成心理锚点。所以啊,就算媳妇熬粥把厨房点着了,您也得憋着笑夸句:"灶火旺,财运红!"

(声明:本文所述民俗传统及民间说法,旨在展现文化多样性,不代表科学观点。读者请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具体生活还需遵循现代科学常识。)

不想错过《民俗老讲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