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5章 山村诡影(1/3)
在那不知名山区的深处,隐匿着一座仿佛被时光遗忘的小村落。本文搜:肯阅读 kenyuedu.org 免费阅读1991年,这里依旧贫穷落后,人们大多以农业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生活。
这年阳历3月13日,农历二月初六,正值春分时节,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天刚蒙蒙亮,村子里便热闹非凡,披红挂彩,鞭炮齐鸣。原来是村长的儿子王义要结婚了,新郎官王义年仅19岁(虽说19岁结婚不符合法律规定,可别忘了这是深山里的小村落,农村改革的春风一时还吹不到这儿)。王义为人淳朴善良,很会处事,村里人都十分喜爱他,美中不足的是,他的长相实在有些抱歉,大鼻子、大嘴、小眼睛,总之是其貌不扬。而新娘子名叫荆玲,年方16,生得柳眉杏目,小口樱桃,三千青丝美若丝绸,肌肤似凝脂般细腻,身材玲珑有致,虽谈不上倾国倾城,却也是一方佳人。
村里有个年龄相仿的小子赵二,看着这场婚礼,满心嫉妒地埋怨道:“这老天爷可真不开眼,这么俊俏的妹子怎么就嫁给了他,哎,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一旁的老人气得拿起拐棍就打:“你还有脸说!你们这些坏小子,成天三五成群的,净不干好事,我看哪家姑娘能看上你们!”这赵二品行确实不怎么样,二十岁上下,在外游历过几年,多少有些见识,可不知为何又跑回了村子。
婚后两年,夫妻二人生活和睦,王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荆玲则操持着家务,一切井井有条,日子过得很是富裕。村里的老人们闲谈起来,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都说这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1993年夏天,夫妻二人喜得一子,取名王乾。又过了两年,王乾两岁了,这孩子愈发可爱,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剑眉星目。一天,不知从何处独自来了一个人,此人仰观山水,举手投足间洒脱自然,一看便知不是凡人。他在游玩山水时,恰巧从王乾身边经过,猛地止住脚步,折返回来仔细打量了王乾一番,却又摇着头离开了。
当天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荆玲哄睡王乾,王义坐在桌前,招呼荆玲过来谈话:“你我都是粗人,一辈子只知道耕作,没什么大出息。”那时,家里刚吃完饭还没收拾,乱糟糟的,荆玲随口应和着,心里还想着家务事。王义见她心不在焉,也就没往下说。
时间一晃到了1996年,王乾五岁了。还是吃完晚饭,一家三口坐在桌前,王义开口道:“我心里有件事,想和你俩商量商量。”王乾年幼,只想早点去睡觉,荆玲问道:“什么事,快些说,天晚了,明天不是还有很多活儿吗?”王义说:“前段时间我提过,可那时小乾太小,看你又没在意,就没深说。现在小乾五岁了,年龄也差不多了,我想着到外面找个学堂,让他读书,将来在外面生活,总比跟你我一样,在这深山里呆一辈子要强。”荆玲稍微思考了一下说:“你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可这不是件小事,我们自然希望小乾能去外面闯一闯,不过要是小乾心里不这么想,恐怕只是白费钱财。”二人问过王乾,孩子懂什么呀,只想早点睡觉,便随口答应了。
光阴飞逝,转眼到了1997年冬天。王义选好了城镇,计算好路程和耗费的时间,定好日期,告别了双方老人,带着荆玲的嘱托和全家这些年所有的积蓄,背井离乡去了大城市。
刚到城中,便遇上漫天飞雪,父子俩只得找个墙角躲避。王义用身躯挡住最后一丝缝隙,不让风雪吹到孩子,他心疼地说:“小乾,再忍耐一下,等雪小些,能看清路了,我们就去找间旅馆休息。”
来年开春,王乾入学了,王义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也在附近的工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父子俩相互扶持,日子虽说不富裕,但也还过得去。
暂且不说父子二人,荆玲自从王义走后,便忙得不可开交。开春要播种,两家老人更要照顾,整日忙碌不停。不仅如此,荆玲年方二十二岁,虽有一子,容貌却愈发美艳。王义不在村里,常有人在田间地头调戏她,可荆玲为人冰清玉洁,但凡有调戏者,都被她用手中的器具赶跑。
就这样,一家分两头,各有各的难处,而且深山来回不便,每年家里只能在端午、中秋、大年夜这三个节日团聚。相聚的日子里,一家人总是喜笑颜开,王乾也不负父母的期望,学业一首名列前茅。王义在工厂里工作勤恳,事业有成,除了自己和孩子的开支外,还有不少余款,都送回家中供养老人。
然而,噩耗却在2003年端午时节降临。王乾十一岁,突然身感恶寒,卧病在床。幸好赶上端午佳节,不至于耽误学业。偏偏这时,家里又传来消息,王义的老父病重,命在旦夕。王义想回家,可又担心儿子无人照料;不回去吧,父亲的性命就要没了,他急得坐立难安,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王乾坐起身来,问道:“爹,您来来回回在房中踱步,有什么事?”王义双眼垂泪,把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王乾赶忙说:“爹,您真是关心则乱,我不过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家中应用之物都齐全,您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我爷爷命在垂危,一定希望有您陪在身边啊!”王义听了,赶忙穿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中国故事合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