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天幕:与古人同步刷视频 > 第49章 蜀汉的意难平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9章 蜀汉的意难平(1/2)

目录
好书推荐:

当那讲述明宣宗朱瞻基的天幕缓缓隐去,各朝众人还沉浸在对仁宣之治的感慨之中的时候,下个视频来了。本文搜:肯阅读 kenyuedu.org 免费阅读

画面中,云雾缭绕,一座古老的城池在群山环抱中若隐若现,城墙上飘扬着绣有“蜀”字的大旗 。

《蜀汉的意难平》

“各位观众朋友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政权虽偏居一隅,却承载着无数人的热血与梦想,那便是三国时期的蜀汉。

它的故事,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与遗憾,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蜀汉,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却又令人扼腕叹息的历史。”

画面一转,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汉室衰微,百姓流离失所,在涿郡的集市上,刘备与关羽,张飞相遇,三人意气相投,于桃园中结义,立下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复兴汉室的宏愿。

秦始皇嬴政看着天幕,微微皱眉,对身旁的李斯说道:“这三人,倒也有几分豪情壮志,想我大秦当年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何等威风。

可那时候,朝廷倾颓,这刘备竟还想着复兴汉室,谈何容易,这必然是有大毅力的人。”

李斯躬身回道:“陛下所言极是,天下大乱己久,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刘备虽有此心,前路怕是艰难万分。”

……

刘备虽心怀大志,但初期屡战屡败,西处奔波,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诸侯。

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复兴汉室的理想。

宋太祖赵匡胤感慨:“昭烈帝屡败屡战确实值得鼓励,只是乱世之中,光有志向可不够,还得有实力与谋略。”

赵普点头道:“陛下圣明,此时的刘备至今尚无立足之地,想要复兴汉室,还需贵人相助。”

他们两人是知道历史的,赵普口中的贵人自然就是诸葛亮了。

……

终于,事情出现了转机,刘备在荆州时,经徐庶推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卧龙岗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局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蓝图。

汉武帝刘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对卫青说:“这诸葛亮,果有大才,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此等谋略,不下于高祖朝中的张良。”

卫青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刘备得此人才,复兴大汉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

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计策,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随后趁机占领荆州南部西郡,并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接着,刘备又进取益州,拿下汉中,称汉中王,蜀汉政权初具规模。

唐太宗李世民感叹:“昭烈帝能得诸葛丞相辅佐,实乃幸事,这一路步步为营,终成一方霸业。

只是这天下纷争不断,曹魏势力依旧强大,当时的蜀汉想要北伐中原,困难重重。”

魏征拱手道:“陛下,蜀汉虽有起色,但曹魏根基深厚且占据中原富庶之地,兵多将广,蜀汉想要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还需从长计议。”

他们两人虽然知道历史,但看天幕看的就是有乐趣,他们并不会拿着答案来找解题过程。

……

可惜,命运似乎总爱与蜀汉作对。关羽镇守荆州,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但因后方空虚,被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

刘邦听闻,不禁叹息:“关羽忠勇无双,却落得如此下场,荆州一失,蜀汉的战略布局被彻底打乱,复兴大汉之路更加艰难了。”

……

听闻关羽死了,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亲率大军伐吴。

夷陵之战中,刘备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元气大伤,刘备逃至白帝城,一病不起,最终托孤于诸葛亮。

刚刚经过赤壁之战的曹操看着这一幕,冷笑:“刘备此举实在冲动,虽为了兄弟情义,可不顾大局,这夷陵之败,让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了。”

……

诸葛亮受托孤重任后,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开始了一系列的内政改革。

他厉行法治,发展生产,改善民族关系,稳定了蜀汉的局势。

随后,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写下《出师表》表明心迹:“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明太祖朱元璋点头:“你们看诸葛亮,一心只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为了复兴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此等忠臣,古今罕见。”

……

北伐初期,诸葛亮取得了一些战果,如第一次北伐时,赵云,邓芝在箕谷疑兵成功吸引曹真主力。

马谡失街亭前,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

但由于蜀汉国力弱小,人才匮乏,加上曹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幕:与古人同步刷视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