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8章 带你了解太上皇⑥(1/2)
接下来这位是重要级的太上皇,著名明堡宗,朱祁镇。本文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org 免费阅读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与孝恭章皇后孙氏之子,自幼便被寄予厚望,被视为大明江山的未来继承人。
他生性好动,对骑射武艺兴趣浓厚,时常在宫中的校场练习骑射,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太祖,成祖那般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驾崩,年仅九岁的朱祁镇即位,年号正统。
初登皇位时,由于朱祁镇年幼,朝廷大事多由太皇太后张氏与“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内阁大臣辅佐处理。
在这段时期,明朝延续着仁宣盛世的余辉,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随着太皇太后张氏的去世以及“三杨”的相继致仕,朱祁镇开始亲政,他的人生轨迹也逐渐偏离正轨。
朱祁镇对司礼太监王振极为宠信,王振本是一个狡黠之人,善于揣摩朱祁镇的心思。
凭借着朱祁镇的信任,他逐渐掌握了朝廷大权,开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而朱祁镇对王振的所作所为不仅不加制止,反而任由其胡作非为,这使得王振的权势愈发膨胀。
当时,北方的瓦剌部落逐渐崛起,首领也先野心勃勃,不断侵扰明朝边境。
王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极力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年轻气盛,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执意率军出征。
在准备极为仓促的情况下,朱祁镇带领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方进发。
由于朱祁镇缺乏军事经验,又盲目听从王振的指挥,军队在行军过程中混乱不堪,后勤补给也严重不足。
当大军行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军队追上并包围。
在也先的猛烈攻击下,明军全线崩溃,朱祁镇在混乱中被俘虏,这便是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
消息传回北京,朝野震动,明朝上下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为了稳定局势,在于谦等大臣的极力主张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拥立为帝,年号景泰,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此时的朱祁镇,身处异国他乡,沦为阶下囚,曾经的帝王尊严与荣耀瞬间化为泡影,他心中满是悔恨与不甘。
在瓦剌的日子里,朱祁镇遭受了无数的“屈辱”与“磨难”。
也先试图利用他来要挟明朝,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明朝在朱祁钰和于谦的领导下,坚决抵抗,没有向瓦剌屈服。
朱祁镇在瓦剌的处境十分艰难,他时刻担心自己的性命不保。
然而,在这困境之中,他也逐渐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一年后,由于明朝坚决抵抗,也先未能从朱祁镇身上得到太多好处,再加上内部矛盾的加剧,也先决定释放朱祁镇。
朱祁镇回到北京后,却发现自己的皇位己经被弟弟朱祁钰占据,自己这个太上皇也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朱祁钰对他充满了猜忌和防范,将他幽禁在南宫,一锁就是七年。
在南宫的日子里,朱祁镇过着清苦的生活,身边的侍从被大幅削减,生活物资也时常短缺。
他与外界几乎隔绝,心中的怨恨和不满与日俱增。
而朱祁钰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不仅对朱祁镇严防死守,还试图废除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
朱见济不久后夭折,朱祁钰也因过度操劳和焦虑,身体每况愈下。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徐有贞等人趁朱祁钰病重之际,发动了“夺门之变”,将朱祁镇重新扶上皇位,改元天顺。
朱祁镇复位后,并没有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他听信石亨、徐有贞等人的谗言,将于谦等忠臣杀害,为自己的人生又添了一笔难以抹去的污点。
在他复位后的统治期间,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恢复国家的稳定,但明朝的国力己经在土木堡之变和后续的政治动荡中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看着天幕上朱祁镇的一生,明太祖朱元璋怒目圆睁,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这朱祁镇实在是糊涂!朕辛苦打下的江山,交到他手里竟被他折腾成这般模样!宠信太监,贸然亲征,致使大明精锐尽失,自己还沦为阶下囚,实在是有辱我朱家的颜面!”
明成祖朱棣面色阴沉,一脚踹向太子朱高炽,让他将朱瞻基叫过来,随后看着天幕,怒吼:“我大明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才开创出如此盛世局面,这小畜生却轻易将其毁于一旦。
土木堡之变让大明的威严扫地,更是让无数百姓生灵涂炭,这小畜生复位后,还冤杀于谦这样的忠臣,实在是气煞我也!”
汉武帝刘彻皱着眉头,一脸不屑:“身为帝王,当有雄才大略,明辨是非,朱祁镇却被王振这样的小人蒙蔽,做出如此昏庸之举,实在难以让人理解,他在瓦剌的遭遇,也算是他咎由自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幕:与古人同步刷视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