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79 章 青云归家(1/2)
宝春估摸着姚青云得知消息多半会回,等到天黑不见人,想着定是送信人去的迟了。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org 免费阅读
隔着几十里,回来一趟要大半天,怕是要明日才回。
将院门关上,打了热水端进屋给阿奶擦洗。
才收拾好坐下,就听到拍门声。
周宝庆起身去开门,嘴中道:“怕不是青云回来了吧?”
宝春帮阿奶掖一掖被子,回道:“应是姑母来了,他要回估摸着也要等到明儿了。”
果不其然,随着开门声传来周凤琴的声音:“睡了吗?”
屋中光线稍暗,宝春走过去将油灯挑亮,听着身后有脚步声,只当是姑母进来了。
不期竟响起姚青云的声音:“阿奶如何了?”
宝春很是意外,猛的转身,就见他朝床头走来,鼻头一酸眼眶发热,泪就落了下来。
她原觉得自己很坚强,不知道为何看到他人就脆弱起来。
姚青云见阿奶无恙睡的安稳,伸手将宝春揽在怀里,轻声安慰:“别怕别怕,阿奶定会好起来的。”
宝春抱着他抹泪,心却安定下来,有他在身边就有了依靠,说不上的踏实。
姚青云抚着宝春后背安抚,又拿帕子帮她擦泪。
担心姑母他们进来看到难为情,宝春推开他人,一连声问道:“怎么这么晚?晚饭还没吃吧?”
姚青云温声回道:“听金家伙计传话我便向夫子告了假,下船的时候还没天黑,碰到个熟人说了一会话。”
晚饭自是没用的,不过倒也不觉得饿。
他这一路上都在想,遇上这事她必是怕极了,好在看情形倒无碍,这才稍稍放心。
说了两句话,宝春就要出屋:“我去看看给你做点吃的。”
来到灶房,周凤琴己经在和面了,不让她插手,道:“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们去说话。”
张巧珍打着鸡蛋也道:“就煮一碗面,用不着你。”
连周宝庆都说:“快进屋去吧,他不能久待,看过就就让他回去,别再耽误府试。”
宝春转回屋,倒了一碗热茶递过去,问他在县学如何。
姚青云喝过将茶碗放下,攥上她的手,才说道:
“县学的夫子学问都是极好的,课也讲得好引人深思,我只觉时间不够用,日日从早学到晚,竟也没感到累。”
宝春又问:“吃睡都好吗?同室之人可处的好?”
姚青云嗯了一声:“都好的,县学菜食虽油水不大但能管饱,同室西人有一个还是咱这镇上的,且以前同窗过,名唤孙望和。”
宝春听这名字有些耳熟,想了想问道:“他爹可是捕头?”
姚青云点头:“正是。”
都是一个镇上的,也算是熟人,孙捕头名声不错,是个正派人。
宝春又问:“除了他还有谁?可都合得来?”
为免她记挂,姚青云仔细道来:“还有一个叫刘书言的,也是农家子,比我还勤奋呢,从早到晚手不离书。”
“另一个叫赵铭文,家是县上的,为人有些傲气,年纪上大几岁,不爱搭理人,倒也不主动为难人。”
纵有些不和谐之处,都是成年人,又都是识字知理的,或是首接说出来,或是忍一忍。
没有什么大不了过不去的事。
至于使绊子,更是不会了,他和孙望和要准备府试,那两个要参加院试,做学问都来不及,哪还分得出神弄这些事。
再一个就是读书人重名声,若是做了上不得台面的事被人拆穿,岂不丢脸,更是得不偿失。
若非天大的恩怨,谁会给别人也给自己添麻烦。
如此小人行径,但凡是个正常读书人,都不会胡来。
宝春听着安心,将家里事道来,除了黑子娘那档子事,别的都挺顺。
姚青云眉头微拧:“星云还是太冲动,还好有你挡着,要不然真要捅出篓子了。”
宝春摇一摇他的手,道:“别担心,他自个也知道错了,说是以后再也不会了。”
“毕竟年纪尚小,人教人,教不好,事教人一次就入心了,这也是经一事长一智嘛。”
姚青云摇头不认同:“他十西了,你也才只比他大三岁,稳重多了。”
宝春替姚星云辩解:“男娃懂事的晚,也就这一件事性子急了些,平日任劳任怨,摆摊做生意碰上难缠的也是和气,相当不容易呢。”
姚青云将她手攥紧:“最不容易的是你。”
宝春心头一暖,才想说什么就听到脚步声。
周凤琴端着一个大汤碗进屋,放在圆桌上,喊着姚青云来吃。
又与宝春道:“灶下还有,你也去吃一口。”
才用过晚饭不久,宝春不饿,摇头拒了。
睡了一阵,听着动静周婆子醒来,宝春看到忙围过去:“可是渴了?还是要如厕?”
姚青云放下筷子,走过去喊阿奶。
周婆子认出他人,露了笑,嘴巴动动:“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村庄儿女各当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