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81 章 催着家去(1/2)
周婆子能说出完整话己是七日后,人精神了许多,胃口也在逐渐恢复。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org 免费阅读
人一旦能吃得进饭,也就离好不远了。
这些日子宝春和姑母、嫂子轮流照顾,当然主要依赖她二人,张巧珍毕竟大着肚子不方便。
按说她是孙媳妇,理该是她多照料,有宝春和姑母分担,她心里不知有多感激。
都说患难见真情,真遇上事才知家人的难得可贵之处。
也难得遇上这样的小姑子和姑母,都能互相理解,多有包容。
从来不会计较谁多做少做,是否吃了亏等。
她都忍不住要叹自己命好,能嫁到这样的好人家。
盼着阿奶尽快好起来,大家好一起乐呵呵的过日子。
周婆子方能下床,便催着宝春家去,她能走能动就不用人伺候了。
宝春这都待了半个月了,家里也一摊子事呢。
婆家人没来催,也该回了。
天暖起来,又出着大太阳,且是无风,宝春扶着她去院里晒太阳。
道:“今都二十五了,还有两天就到娘的祭日,我可不想费这个事来回跑。”
周凤琴笑笑道:“不差这两天,等祭拜过再回。”
周婆子便没再催,晒着太阳闲话。
说起病中事,那会子她是真怕自己不成了,死倒不怕,就怕耽误青云科考。
他是孙女婿,这要一守孝,不知要耽误多少事。
宝春听着不好受,周凤琴忙道:“快别说了,这都好起来了咱说点高兴的事。”
周婆子拉上宝春的手,宽慰道:“生老病死是天道,早晚有那么一天,阿奶这一辈子虽说苦过,但比常人也享福的多。”
“能看到你们都过的好,我也就知足了,去到天上和你爹娘,阿爷也就有交代了。”
“真到那一天,你也不必太难过,要知道阿奶就是去了,也最不忍看到你伤心难过。”
虽知是这个理,宝春仍旧不能接受,尤其不久前刚经历一场惊吓,更不愿听这些。
依偎在周婆子肩上,道:“阿奶五十还未过半,还要活很久很久,最好能长命百岁。”
“而且孙女还没过上好日子,也没生儿育女,还要靠您教诲才能撑起家,担得起事。”
周婆子何尝舍得丢下她。
用另一只手抚上她面颊,带着笑道:“好好,阿奶尽量活久些,活到一百岁。”
宝春笑着点头,道:“到时我们风风光光的给您摆长寿宴,请全镇的人来吃席。”
周婆子笑,虽知不能,却也配合说笑:“那我可有面子了,别的老太太不得羡慕死,就为这也得好好活着呀。”
周宝庆从前铺回来,听着几人说笑,心里说不出的畅快。
转天二十六,半晌午冯慧娘和姚大姑一道来了,还拎有黄纸,纸钱。
这些日子她们没再来探,只姚星云过来了两回。
得知周婆子大好,又想着宝春娘祭日将到,特意这天来的。
冯慧娘还带来两坛腌笋尖。
一坛添有泡椒水,味道更足,是给金娘子的。
都是挑的嫩笋尖,且是用山泉水泡的,己放了五六日,可以拿出来吃了。
张巧珍打开闻了,馋的流口水。
当即拿筷子夹了一条,入口酸爽,是她吃过最好吃的腌笋尖了。
竖起大拇指夸赞:“婶子这手艺可真绝了,赶明也教教我。”
冯慧娘道:“都是一样腌法,只不过添了点泡菜水在里面。”
周凤琴从张巧珍手里撕了一片下来。
尝过味点头道:“腌的手法一样,但每家腌的菜味都不同,这咱也说不上为何。”
“就像肉铺对门的马婆子,十回里坏菜七八回,说是一样腌法,几十年都没弄明白怎么一回事。”
冯慧娘听过马婆子大名,接了一句:“这些年还没腌会呢?”
周凤琴摇头:“谁知道她咋回事,偏偏还不信邪,年年腌年年坏,年年坏年年腌,可着劲的折腾,这辈子就跟腌菜过不去了。”
“腌了冬笋腌春笋,春笋坏了腌豇豆,辣椒、蒜头、嫩姜……就没有她没尝试过的,这不春上买了笋做腌笋,又是糟蹋了。”
若不是冯慧娘不喜言语,定要赞句妙人,她打会腌菜起,就没失手过,就是随便拿水泡上,都不带坏的。
说了会腌菜的事,便换了话头,既是来探病,便绕着这病说起,除一些客套话,便是说些调养之事。
这回无论如何是要留饭,张巧珍便去安排,宝春跟上帮忙,留姑母陪着说话。
炉上煨着骨头汤,有肉有蛋有小菜,做几样菜出来并不难。
才想再添些个,周宝庆拎着两个油纸包,一条鱼走了进来。
买了卤肉、烧鸡,也省得再麻烦。
围在一起乐呵呵用了饭,又坐着说了好一会话,周婆子精神不济要去歇着。
冯慧娘和姚大姑就要起身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村庄儿女各当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