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8章 将计就计(1/2)
陵水县衙要公开拍卖的消息,迅速吹遍了琼州岛的沿海地带,甚至钻进了内陆的山林深处。
那些常年在陵水与外界之间穿梭的商队伙计,在酒馆驿站里唾沫横飞地描述着陵水的新变化,顺便就把这个“大新闻”带了出去;出海捕鱼的渔民们,在与其他船只相遇或是停靠在别的港口时,也忍不住将听来的消息添油加醋地传播开来;就连与陵水关系日益密切的石峒黎人,在与外界进行山货交易时,也用他们带着独特口音的汉话,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相熟的行商。
消息的核心内容简单却极具诱惑力:三日之后,在陵水县东部边界一个名叫“望海集”的传统集市上,新任县令蒋大人将亲自主持一场前所未有的拍卖会。
拍卖的货物有两样:一是数量可观、品质绝佳的雪白精盐,据说白得像雪,细得像沙,远胜市面上常见的粗盐、黄盐;二则是一批名为“琉璃”的神秘器物,传闻中“价值连城、巧夺天工”,是闻所未闻的稀世珍宝。
就在消息不断扩散的同时,陵水县衙后院的工坊里,苏梅正小心翼翼地用长铁钳,从一个经过反复改造、烧得通红的土窑中,夹出几件刚刚冷却下来的、形状各异的器物。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在烧坏了不知多少粘土和石英砂之后,她终于成功了!
虽然眼前的几只杯子、碗碟,在蒋怀安看来,透明度只能算勉强合格,器壁厚薄也不甚均匀,甚至还带着些微小的气泡和杂质,但在苏梅和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眼中,这简直就是奇迹!
它们通体透亮,能清晰地看到另一侧的景象,在光线下折射出淡淡的光晕,造型虽然简单,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纯净剔透的美感。
这几件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琉璃器,正是蒋怀安计划中那枚最关键、最诱人的鱼饵。
望海集,这个平日里只在特定日子才有些许人气的海边集市,此刻正经历着一场彻底的清理和布置。
陈大海亲自带着一队士兵,将集市中央的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临时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高台,用作拍卖之用。
从表面上看,负责维持秩序的只有寥寥十几个穿着县衙号服的民兵,他们懒洋洋地靠在树荫下,或是聚在一起闲聊,显得有些松懈。
然而,在集市周围那些看似寻常的树林、低矮的丘陵和礁石之后,却隐藏着陵水真正的精锐。
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
拍卖的消息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琼州府城。一时间,府城内的大小商贾、豪门世家,无不为之震动。
雪白精盐的诱惑是实实在在的,对于那些从事海上贸易、需要大量腌制食品的海商来说,高品质的精盐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和更广阔的市场。
而那神秘的“琉璃”,更是激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和占有欲。究竟是什么样的宝物,能担得起“价值连城、巧夺天工”这样的形容?
一时间,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身处风暴中心的王玉才,自然也第一时间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对精盐并不陌生,毕竟之前与盐霸刘老三的勾结,让他深知盐利之丰厚。
但真正让他心头一动的,是那个闻所未闻的“琉璃”。以他的地位和见识,竟然从未听说过这种东西,这让他本能地感觉到,这其中或许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和机会。
潜藏在琼州府,以“沈万三”为代号的那位大海商,更是无法忽视这个消息。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告诉他,无论是高品质的精盐,还是神秘的琉璃,都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
精盐是硬通货,多多益善;而那琉璃,若是真如传闻中那般神奇,一旦能垄断货源,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他略作思忖,便觉得蒋怀安此举合情合理。陵水刚刚经历了海盗的袭扰,县衙府库必然空虚,急需用钱来稳定局面,安抚民心。在这个时候,拿出一些压箱底的好东西来拍卖筹款,是再正常不过的手段了。
他对蒋怀安的了解,还停留在“一个有些手段但根基尚浅的年轻县令”的层面上,并未过多怀疑这背后可能隐藏的陷阱。
几乎就在“沈万三”心动的同时,一封来自琼州府丞官邸的、措辞隐晦的信笺,也悄然送到了他的手中。
信中并未明确下达任何命令,只是提及了陵水的拍卖会,并对那神秘的“琉璃”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沈老板”若是有暇,不妨亲自前往“观瞻一二”,顺便“了解一下陵水近况”,特别是那精盐和琉璃的“来路根底”。
王玉才并未直接命令“沈万三”做什么,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去探查虚实,摸清陵水的底细,如果可能,最好能将精盐和琉璃的来源控制在手中。
这正中“沈万三”下怀,他当即决定,亲自带队前往望海集。
拍卖会当天,望海集一改往日的冷清,变得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来自琼州各地的海商、附近州县的豪强代表,甚至一些闻风而来看热闹的闲散人员,将小小的集市挤得水泄不通。
巳时刚过,海面上便驶来几艘明显比周围渔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明贵公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