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5章 硫磺酒(1/3)
一听这话朱元璋拍案大怒:“什么叫吸引注意?他不能直接告诉我说这些东西能亩产四千斤吗!难道非要用这种方式试探我?!我还是个听不得建议的昏君么?!”
蒋琳嘴角抽动两下赶忙解释,“微臣万万不敢有此念,实乃陛下明谋远略。,2¢c+y+x*s′w¨.′c?o`m~
怕是苏大人一时糊涂了吧。”
其实蒋琳的这几句话让朱元璋有所感悟。
想想也对,在文武百官的眼里现在的自己是否看起来有点像个固执偏信的昏君了呢?蒋琳本人乃至淮西众将其实内心偏向燕王更多一些,毕竟太子将来登基难保不会被士大夫掣肘。
再加上最近朱元璋种种行为:莫名其妙圈禁傅友德等将领;又整天沉迷于推演各种假定情景,难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深陷权力游戏中无法自拔。
那么,这苏谯真的是以身试法向他极力推荐这种农作物吗?想到此处,朱元璋眉头锁得更紧,沉默许久下令,“去苏谯家再查查。”
“诺!”
没过多少时间,朱元璋再次来到苏谯的宅子。
一进门,就看到院子里光线最好的地已经被锦衣卫小心翼翼翻开了一些。
站在院中朱元璋抬头看了看天,低头望望脚下的土壤,喃喃自语起来。
“要是不把这些种子挖走,待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怕是就要冒出新芽了。”
朱元璋这么一说,蒋琥立刻在旁边轻声应道:“是。”
朱元璋轻轻瞥了一眼低头回应的蒋琥,便沉默不再多言。
蒋琥心中对苏谯始终存着几分好感。
自从苏谯踏入朝堂,朱元璋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他已经许久未曾像从前那般频繁地杀人了。
比起以往被冠以“罪臣”
名号的人,与苏谯相比也显得没那么可恶。
随着朱元璋杀戮不断,蒋琥不禁担忧,作为锦衣卫都督,自己的未来结局恐怕也会愈发悲惨。
毛骧就是眼前最好的例子。
尽管毛骧的父亲和朱元璋同为凤阳乡党,甚至和李善长一起投奔到朱元璋旗下,但毛骧的命运依然凄惨无比。·兰.兰′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如此看来,又更何况是他蒋琥呢?
当初朱元璋打算对付蓝玉的时候,蒋琥更是吓得茶饭不思几日之久。
然而,当苏谯入朝后直言蓝玉难逃一死时,朱元璋却停下了进一步行动。
毕竟此时此刻,就连蒋琥也不清楚蓝玉已然奔赴辽东,在后来变成了山大王。
朱元璋静悄悄地观察着苏谯宅院内的一草一木,许久过后,才深深地叹了口气。
随后,他随手从布包中取出两颗玉米籽,再拿着一把刀轻轻割下一块土豆,将这三颗种子递给了身旁随侍的小太监,而他自己则是将玉米粒小心翼翼地重新埋回土壤之中。
片刻之后,朱元璋吃力地站起身来,低声嘱咐道:“把院子里的一切恢复原貌,别让这个小子察觉出半点异样。”
听完这话,蒋琥心中猛然一喜。
既然还得考虑苏谯是否会发现异常之处,那就说明至少苏谯日后还会归来此处。
一切整理妥当后,朱元璋缓缓从地上站起来,继而迈出苏谯的大门。
刚迈出小院,一股熟悉诱人的香气扑面而来,“这是……?”
朱元璋疑惑间,蒋琥赶忙回答:“陛下,这香气正是金陵烤鸭散发出来的,而且宫中的部分烤鸭原料便是来自这家店铺。”
朱元璋听罢,不由莞尔:“难怪朕觉得这香味如此亲切。”
世人只知道全聚德闻名遐迩,殊不知,烤鸭最初恰恰起源于金陵。
当年明成祖迁都北方后,这才使得这一美味流传至北方大地。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烤鸭”
这个名字也正是因朱元璋而定。
很多古籍都有记载:朱元璋每日必食一只烤鸭。
上行下效,因此才使得后世出现没有鸭子能飞出金陵的趣谈。
就在此刻,朱元璋望着眼前这家充满吸引力的烤鸭店。′z¨h′a~o-x^s·.?n\e/t`
店门口的一个伙计快步迎上前问:“二位客官,小店刚刚出炉热腾腾的烤鸭,请问要尝试一下吗?”
看见眼前满脸热情服务态度的小伙计,朱元璋忍不住再次望向苏谯所在的庭院,冷哼一声说道:“这家伙倒是选了个不错的地方。”
“隔壁那位姓苏的大人平日都在你家吃些什么?照着他的饮食安排给我们准备一份。”
话音落地,伙计顿时怔住,迟疑着问道:“敢问客人说的是哪位姓苏的大人呀?据我所知,并没有这样一位苏姓大人常在朝堂之上啊。”
朱元璋听后神情顿愣。
指了指苏谯的小院,反问道:“你不知道那处住宅乃是东宫侍讲学士苏大人——苏谯的宅邸么?”
听到这句话,小伙计拍了一下脑门恍然大悟地说:“原来那位是东宫苏大人啊!哎呀,想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在殿试直播搞垮朱元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