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四章 李元起被捉〔一〕(1/2)
第六十四章 李元起被捉(一)
“来人。”他轻声唤道。
内侍小心翼翼地上前:“陛下。”
“把今日的《京城日报》拿来。”
片刻后,崇祯展开报纸,头版赫然是《论新田制之弊》的文章。这篇文章措辞激烈,直指王永光在新田制人事安排上的种种不当。
“这些人倒是齐心。”崇祯冷笑一声,目光在文章署名上停留片刻。
朝堂上的攻讦从不会局限于一个目标。果然,孙承宗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弹劾奏章中。
“若非孙承宗去年畏缩不前,辽东早已收复!”一份奏折上这样写道。
“建奴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上头再拼一把,直捣沈阳指日可待!”
崇祯将这份奏折重重摔在案几上,震得茶盏都跳了一下。他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外面阴沉的天色。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陛下!”王承恩快步入殿,“国库银行那边又出事了。”
崇祯转过身,眉头紧锁:“说。”
“陈子龙传来消息,又有人在散布谣言,说国库银行即将倒闭,引发了挤兑风潮。”
“哼。”崇祯冷哼一声,“那些票号、钱庄的人,终于按捺不住了。”
自从假银钞案发生后,虽然他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当事人,连当朝驸马都不放过。但朝堂上,反对派却借机发难。
“立刻关闭国库银行!”
“若推广全国,必将引发金融动荡!”
“边关未定,内政不可轻启新政!”
这些声音此起彼伏,让人烦躁。
崇祯又拿起一份名单。这是冉兴让供出的同党名单,上面赫然写着南京户部尚书李元起的名字。
“南边,也该收拾了。”
那天的阳光格外刺眼,南京城笼罩在闷热的天气中。
李元起府邸内,一场暗流涌动的会面正在进行。
“温大人,您这茶喝得可还满意?”李元起笑容可掬地问道。
温体仁放下茶盏,目光在书房内扫视一圈:“李大人的藏书果然丰富。”
“温大人过奖了。”李元起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的表情,“不知今日来访,所为何事?”
“李大人应该看过今天的《金陵日报》吧?”温体仁不紧不慢地说。
李元起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略有耳闻。”
“那篇《论高考之危害》写得很精彩啊。”温体仁意味深长地说,“尤其是对我的评价,"盖世神奸"、"误导天子",真是字字珠玑。”
“温大人说笑了。”李元起咧嘴冷哼一声,“报社之事,下官也难以约束。”
“是吗?”温体仁站起身,“那我只好如实禀报陛下了。”
“温大人!”李元起急了,“这可是天下读书人议论朝政的地方,难道连这点言论自由都不允许了吗?”
“言论自由?”温体仁冷笑,“李大人,你可知道现在京城正在处理假钞案?这个节骨眼上煽动舆论,你觉得合适吗?”
“温大人这是在威胁我?”李元起也站了起来。
“不敢。”温体仁拱手,“下官告辞。”
看着温体仁离去的背影,李元起攥紧了拳头。他转身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一封信。
“来人!”
“老爷。”
“把这封信立刻送到报社。”
“是。”
李元起望着窗外的天色,心中暗暗盘算。只要《金陵日报》继续发力,就能把温体仁这个眼中钉拔掉。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许显纯已经带着锦衣卫悄然包围了他的府邸。
府门外,许显纯正在清点人手。
“都准备好了吗?”
“大人放心,一切就绪。”
“记住,不要打草惊蛇。”许显纯低声吩咐。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崇祯正在御书房批阅新的奏章。烛火映照下,他的眼神格外锐利。
朝堂上的风向,终究还是要由他来主导。
温体仁与许显纯在南京城的街头打了个照面,两人彼此寒暄几句就匆匆分开。
温体仁望着许显纯远去的背影,眉头微皱。这个嗜血成性的屠夫,在朝中早已树敌无数。即便这两年被调到南京过着逍遥日子,也迟早会有人找他算总账。许显纯走路时腰板挺得笔直,一身锦衣卫蛟龙服闪着冷冽的光芒,让人不寒而栗。
“这种人,还是少来往为妙。”温体仁暗自思忖。正因如此,他一直刻意与许显纯保持距离,就连对方几次派人送来厚礼,他也都以各种理由婉言谢绝。
街角传来一阵嘈杂声,温体仁抬眼望去,只见许显纯带着三十多名锦衣卫浩浩荡荡而来。他们脚步匆匆,面色凝重,显然是有要事在身。温体仁立即闪身躲进对面的小巷,从阴影处观察着这支队伍。
许显纯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一群手持刀剑的锦衣卫。他们行色匆匆,却又显得有条不紊,显然是有备而来。温体仁注意到,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谁说朕是暴君?朕要诛你九族》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