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 大西王曰不可胜(2/4)
。”
“一则严守京师,北直隶半地沦陷,严守京师可竟复遗土,南掌河南,朝廷纲常仍在。”
“陛下今日一言一行,尽收天下军心,京师在一日则各镇不敢反。”
“不过京师缺粮,最少也需要四十万石粮草才能度过春夏两季,还要时刻防备建奴叩关与闯逆余贼袭扰。”
“二则迁都南京,南京有长江天险,不惧敌寇,且毗邻江南湖广等富庶之地,不需担心粮草之事,还可让建奴与闯逆两犬相争,朝廷可放心操练精兵,渔翁得利。”
“然一旦南迁,则北地疆域民心尽失,刚刚大胜得来的威望也将一败涂地,恐有野心者拥兵自重,重现唐末藩镇之势。”
“诸君,该如何是好啊?”
倪元璐说完,便两手一摊不再言语。
他的意思很明白,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利弊都给你摆出来,但无论选哪个,大家伙都一起扛着,别想着独善其身。
宋叶张煌言想都不想,直接明言不可南迁。
“南迁就是丢了我大明骨气,陛下如此费尽心机守下的京师,绝不可让于贼寇!”
“说的轻巧,这四十万石粮草从何而来?建奴入关又何人能挡?!”王家彦对这种说话不过脑子的人很没有好感。
“王尚书此言过了吧,建奴难不成是铁打的?冀国公能凭三万铁骑,五万步卒守住山海关,我京师这十万精锐如何收不得?”黄得功逐渐融入氛围,说话也硬气了一些。
王家彦冷哼一声,“那粮草何来?别跟我说漕运,自去岁北地大旱以来,江南以南运抵的漕粮都用的差不多了,此时新粮未下,江南地的百姓家中也无余粮。”
双方各执一词,谁都说不服谁。
倪元璐看热闹不嫌事大,看着范景文似笑非笑的说道,“质公不说两句吗?”
范景文气的差点没给倪元璐一耳光,自从上次被李邦华等人坑了一次后,他就很少出头了。
这次的商议又牵连大明国运,他没走就是对倪元璐最大的支持了。
这老小子还非得让自己下水?!
真他娘该死啊!
“质公啊,你可是朝内风骨啊,若是南迁,我等遭受骂名还好,可殚精竭虑一心破贼的陛下不该遭骂啊。”倪元璐笑眯眯的继续说道。
范景文一拍桌子,“那元辅为何要提出南迁之计!?”
“若是留在京师,某是真担心陛下好不容易拉起的十万虎狼毁于一旦!”倪元璐做出难为的表情。
“质公你是知道的,某这个元辅之位,完全是赶鸭子上架,真要论起谋略来,质公胜某十倍!”
“哼!”范景文傲娇的冷哼一声,嘴角却微微勾起。
看着众人说道,“南迁万般好,但南迁就是最大的不好。严守京师难,但不守京师万般皆难。”
“元辅所言两难,以老夫看来实则一难尔。”
这番话说出,让场上众人纷纷回神。
“还请质公明言!”
范景文捋捋胡须,“实则仅如何破贼尔。”
“春耕秋收不可更改,然非吃粮不可?” “宪宗成化年间,王师北出辽东,犁庭扫闾,得牛马十万,羊三十万。”
“建奴日益做大,边境诸番尽皆归附,牛羊不计其数,若大军杀入敌穴,尽敛牲畜而归,粮草之危旦夕可破。”
范景文很自信,然而众人却露出便秘般的表情。
“这……”
黄得功捂着额头,有气无力的解释道,“质公,先不论能不能破贼,就算王师明日就拔军启程,赶至山海关便需二十日,更不论深入建州三卫,大破敌军,再搜刮一番返回,怕是大半年都过去了。”
谁知范景文却格外平静,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谁说只有建奴有牛羊了?”
“那还有谁可凑齐这么多牛羊?”王家彦不解问道。
黄得功却猛然惊醒,“您是说……蒙古诸部!?”
“然也。”范景文笑着点点头。
此时的蒙古早已分裂成漠北、漠西和漠南三部。
靠近中原的便是漠南蒙古(今内蒙一带),距离京师最近的地方不足三百里。
整个漠南蒙古又分为三部。
靠北一些的是科尔沁部,与建奴关系尤为密切,实力也最为强大。
而和京师离得最近的,是蒙古察哈尔部,实力较弱。
虽然号称有控弦之士八万,但依附建奴后成丁被抽去不少。
能剩个三四万轻骑就不错了。
以现在京营的实力,只需要玄甲骑带着三千营去,就能安然击溃。
但黄得功又有了新的问题。
“若是尽发精锐大军前往察哈尔,建奴伺机入关怎么办?”
“建奴此时仍在调兵,我大明各地勤王师也在赶来的路上,大军只需在二十天后出发,若建奴来京,则有勤王师与五军营守城,建奴不擅攻城,京师无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