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 第121章 祭祀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1章 祭祀(2/3)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两月多以来,朱由检第一次见识到了皇帝出行到底有多离谱。

明代皇帝的出行仪仗遵循严格的礼制,分为大驾、法驾、小驾等不同规格,具体依场合而定。

祭祖可以说是日常最庄重的场合。

因此这次出行的规制也是最高的。

皇帝乘坐的御辇以金饰龙纹为主,象征皇权至高无上,辇前有导引仪仗,包括扇、幡、旗等。~看!书~屋/ _免+费/阅¨读′

锦衣卫、金吾卫等精锐护卫环绕御辇,手持金瓜、斧钺等仪仗兵器,足有八千人。

队中包括象征五方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龙旗,以及日月旗、北斗旗等,形成绵延数里的队列。

随队乐工演奏《中和韶乐》等宫廷雅乐,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内阁首辅、六部尚书等暂时还未改制的核心官员随行议政。

司礼监太监王承恩负责銮驾的日常调度。

随行队伍中还包括传令兵、督战队,由黄得功亲自指挥,以彰显皇权威严,和禁军军容严整。

内阁大学士、六部副官、都督府将领按品级列队,文官着绯袍、武官披甲胄,形成鲜明的等级序列。

锦衣卫骑马前导,沿途清道,肃清百姓,神机营携带火器戒备,以防不测。

户部调拨粮草、工部维护道路。

御辇、华盖、金瓜斧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百姓伏地叩首,高呼“万岁”,声震云霄,凸显“天子威仪,四海臣服”的场面

朱由检的龙辇碾过青石板时,道旁垂柳的露珠正巧滴在黄得功的护心镜上,映出远处尚未完工的英烈祠轮廓。

九丈高的汉白玉碑刺破薄雾,碑身上“大明英烈永镇河山”八个鎏金大字还蒙着细麻布。

十几个缺了胳膊的老卒齐齐立于碑前,身穿御赐飞鱼服,腰悬赐刀。

有个独眼汉子听到銮驾声,惊的想要慌忙跪倒,却被一旁的人拦住。

独留空荡荡的袖管在晨风里飘荡。

而四周同样打扮的残疾士卒足有千名。

个个都身穿崭新飞鱼服,立于道路两侧,为朱由检护驾。

汉白玉的碑、汉白玉的路,与金色的飞鱼服交相呼应,不知是飞鱼服给了汉白玉金光,还是白玉映衬出了飞鱼服。

英烈祠并没有什么雕龙画凤的装饰,只有一颗颗挺傲劲松围绕铺开。

象征着一个个不屈的灵魂。

从英烈祠正门,往里延伸五百步的道路两侧,飘扬着一面面黑色的旗帜,旗帜上用白线绣着一个个编制名号。

整个英烈祠中,除了黑白绿这三色外,就只有正中央高高飘扬的大明赤旗。

庄重、威严、肃穆,这是所有人来到英烈祠的第一反应。

而后就是淡淡的杀气,不过杀气是从这些残疾老卒身上散发出来的。

没人比他们更感激朱由检。

放在之前,这种断手断脚的重伤,只能躺着等死,能让战友给他们补一刀来个痛快就已经是大恩了。

哪怕侥幸捡回一条命,回去也是人人唾弃,不能耕种的废物。

最终也只是落得个乞讨谋生。

而朱由检不光把他们救了回来,还对他们这些废人超乎想象的尊重和照顾。

驻守英烈祠,每年三十两白银,由他们来监督英烈祠战友的香火,让战友安寝之地得到安宁,等他们死后,也会由人来继续做这个职位。

不难想象,这支军队对于朱由检的忠诚度达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高度。

随着朱由检走近,为首的十几名残兵才上前行礼。

行的也只是军中之礼。

这也是朱由检的安排,提高军人社会地位的一个小细节而已。

凡至英烈祠,武将下马、文官落轿,纵使九五亦要步行至碑前。

守卫国之干城,无上荣光!

背靠英烈之碑,天子至亦以军礼报之。

“末将葛猛、赵……”

“密云千户所千户、承恩千户所总旗……参见陛下!”

“陛下.”工部尚书刚要解释工期,却被朱由检抬手止住。

他径直走到碑座前,指尖拂过未干的金漆,突然抓起匠人遗落的铁凿,在基石上重重刻下一道。

金属刮擦声惊飞了檐角铜铃上的麻雀,倪元璐看见飞溅的火星里,皇帝甲胄上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

“这第一凿该朕来。”朱由检将铁凿塞回呆滞的老卒手中,“等碑文刻好,把阵亡将士的名录用金箔拓在背面,要能晒到日头的地方。”

“这……这……”老卒脑袋都要宕机了。

朱由检却仿佛来了兴致一般,朝着倪元璐说道。

“英烈祠另起一联,立于门前。”

“上联:埋骨何须桑梓地,下联:人生何处不青山。”

“横批就写:国之干城!”

倪元璐连同身后较近的大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