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2章 不适(1/2)
刘医生和董姝予沟通后,确认她可以参与后续共同治疗。·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
刘医生解释道:“通常需要更充分的准备,但这次情况特殊:我提前将完整评估报告给董姝予看过,这大大推进了她的知情过程。加上我评估她情绪稳定、理解可能压力,并明确参与目标是‘学习更好地支持你和经营关系’,而非‘治好你’或替你承担,因此可以简化前期准备。”
但核心程序并未省略:董姝予签署了《伴侣参与心理治疗知情同意书》。协议核心包括:
董姝予可随时无理由退出治疗;
董姝予必须对治疗中获知的所有关于我的信息严格保密(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除外)。
刘医生强调,签署协议既是对我隐私和治疗安全的必要保障,也明确了董姝予的权利与责任,为合作提供清晰框架。
然后考虑到我明天还要复习,就开始了有董姝予配合的心理治疗。按照刘医生的指点,本次治疗的整体核心目标是:打破“防御性玩笑→误解→躯体化/类解离”的恶性循环,建立安全、直接的情感表达通道。
开始后,刘医生先是引导我回忆并描述最近一次或典型的使用“过度玩笑化表达情感承诺”的具体情境。
当我表达完自己当时的想法后,刘医生又让董姝予认真表达她当时听到我的话后的感受。
说实话,这场景让我挺尴尬的,我和董姝予都没料到会有这个环节。我还算镇定,但她明显有些忸怩。
......
紧接着,刘医生又带着我复盘了前天晚上我躯体化的关键转折点。0*0!晓-税`旺¢ `追+嶵\辛_彰~踕¨
整个过程让我有点后悔让董姝予参与了。倒不是董姝予排斥,而是有些想法我说出来后会觉得羞耻,哪怕我三十三岁的心态,仍旧如此。倒不是我脑子里有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而是发觉自己在感情方面很懦弱。
......
董姝予听得很认真,她也听懂了。
休息时候董姝予还跟我聊来着,阐述了她自己的观点,还举了个例子:她姥姥去世的时候,她母亲接到消息后回老家,站在门口不敢进屋,就是不想面对现实。最后进屋哭得晕厥过去——那是悲伤过度,大脑为了保护自身启动的机制,晕厥其实是大脑觉得身体承受不住了,所以停机了。
董姝予问我:“你开玩笑是因为怕认真说下去自己会‘受不了’,其实是你大脑在喊停?”
见我挠头,她立马去问刘医生去了。
刘医生听完后,对董姝予的理解能力给予了极大的赞许,休息结束后,又对我俩详细讲解了我用玩笑话逃避的原因:人在惊吓和悲伤这类过度情绪下,如果刺激超过大脑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晕厥,这本就是大脑的保护机制,每个人都会有,只是承受阈值不同。
我对复杂情感的承受能力偏弱,所以面对承诺或者深化情感联结的要求时,大脑预判到会产生信息过载,就会本能地逃避。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这种本能驱使下,必然会选择一些规避行为。`第^一*看~书+枉~ ′哽+新!蕞·快¨这就是我用玩笑话逃避的核心逻辑。
听完后,我再次感到羞耻,甚至胸口发闷。
刘医生一看情况不对,立马让我调整呼吸,并指点我进行呼吸练习......
......
接着就由董姝予配合,开始练习“非暴力沟通”框架下的直接表达与需求确认,核心需求澄清与协商。说白了,就是为了让我和董姝予减少误会。
刘医生还提出让我和董姝予约定一个信号:当我表达出来后,就是感觉身体不舒服让董姝予理解性暂停......
然后是和好信号:按照刘医生的说法是修复仪式,就是我表达自己情绪稳定了,董姝予收到了,然后恢复正常。
最后是指点我再次发生类解离这种躯体化情况的应对——接地技术,核心是让自己别慌,别排斥,去适应。
如果董姝予在我身边时发现我身体出现异常反应,配合询问我身边物体的颜色,或指出某个物体让我辨认。
刘医生还提醒我,类解离的情况发生后尽量不要多想,努力适应当时的感觉。根据往昔的案例,多适应后类解离的情况会慢慢消失,而且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我再次产生类解离躯体化的可能性都局限于特定情况,日常不用担心,不要病症化自己。
最后,刘医生看了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特意盯着我询问:“你对你伴侣感情的焦虑点,我准备和小董谈谈,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思索了下,看着董姝予不安中带着疑惑的眼神,感觉胸口再次发紧,马上调整了下呼吸,觉得自己没问题后,认真斟酌着回答:“董姝予,嗯,她对我很重要,我之前跟您说过我的想法,只要是对我们有帮助的,都可以说,不用......”
我顿了顿,看着刘医生继续说道:“不用考虑我,只要有帮助,就都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深秋山顶风微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