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童年阴影——父亲的变脸(2/3)
住的,贬低我,戏弄我换来的优越感。
那毫无保留的恶意。
真的很丑陋,很恶心。
哈哈哈哈~~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对【父亲】这个词祛魅了。
一个父亲,是真的会对孩子充满恶意,只用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孩子懂什么呢?
或许是别的孩子,很容易就忘掉了。
可……我,先天早慧。
这件事,发生在我很小的时候。
并成为了我一直的阴影。
因为这件事,我时长陷入凶恶的情绪中,焦虑暴躁抑郁。
我现在,哪怕是玩乐一般的【赌】,也会应激,对其产生无法控制的厌恶和恶意,精神痛苦,暴躁易怒。
关系越近,我的反应越强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是没什么关系的路人的话,倒是还好,我只会感觉对方是个【沙比】。
这,倒也不是说,什么‘养出孽了’。
也不是,不承认我爸的养育之恩什么的。
除了经济支持,我爸也是有用的。
祛魅之后,我终于能够正确客观地了解他了。
在我成长的路上,处处以他为负面教材,让我成长的很好。
作为负面教材,他很标准。
除了给我一个负面的家庭环境,倒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对。
我在课本上学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听说过。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以他为标准,让我厌恶的,我就不去做。
并且以令我厌恶的事情来反思自己,我会不会做出这种令人反感的事情?
会的话,那我就去改。
不会的话,那我要继续沿着我想要的路继续走。
当然……这一切跟他没什么关系。
他主要起的还是负面作用。
以我性子,没有这个反面教材。
我也会努力上进,让自己变得满足自己的期待。
那又怎么样呢?
我爸就是那样的人。
我又挑选不了自己的爸爸。
哪怕他会暴力镇压我的想法,意见和行动。
哪怕他有着岁数大的优越感,自大又傲慢。
哪怕他给我带来了诸多痛苦,创造了本不应该存在的弱点。
我也不该对他有所要求。
我父亲是一个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宽以待他,苛刻待我,绝不以身作则的人。
与之相反,我则是一个经常反思自我,尊重他人选择,绝不强行插手的人。
当有人对我说,“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其实,我就没有想要反驳的欲望了。
因为,我是从自己身上找完原因之后,才开始在其他人身上找原因的。
记住一件事。
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没有错。
但不要忘了,先是个关联词语,它的后面有固定搭配。
这个关联词的用法是‘先……,后……。’
【先】字,后面应该有个【后】字。
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后从除自己之外的事物上找原因。
这是一整个逻辑链条。
不要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就不继续从外界因素上找原因了。
那!是!不!对!的!
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目的,是为了去除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我们对于事情的理解不要产生巨大的偏差。
后从外界因素上找原因,是为了一窥全貌,保证事情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原因分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罔顾事实,将主要原因归结到你身上的人,会用‘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来利用逻辑达成【合成谬误】来误导你。
【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后从除自己之外的事物上找原因。】这句话是对的。
但【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是不对的。
那么,人为什么会下意识觉得【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道理呢?
因为,逻辑惯性。
一般而言,当人们认为一句话是对的时候,会认为这句话的前提是对的。
并且前提会放在前面。
这是,句子结构的一般用法。
应用到【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后从除自己之外的事物上找原因。】这句话上面。
因为一整句话正确,这句话的前提条件也必然正确。
人们就会下意识觉得,前面的内容是正确的。
可!是!
虽然,【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前!提!条!件!
但!【后从除自己之外的事物上找原因】也是前提条件!!!!
这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规则怪谈:我的妹妹不对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