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7章 从辽东到山西的转身(2/3)
一个人都没放过,手段特别狠。跟他们勾结的流寇,大多是些在乡里作恶的乌合之众,到哪儿都是烧杀奸淫,百姓苦不堪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时候,农民军也趁着乱起来了。里面有不少是走投无路的好汉,但也有些队伍纪律太差,给百姓带来不少灾祸。
在一个路口,我们碰到一个受重伤的老者。他衣服破破烂烂,沾满了血,气都快喘不上来了。这老者叫李二柱,在村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为人老实巴交,平时靠打猎过日子,还常帮村里的孤寡老人。他儿子跟着他学打猎,本想安稳过一辈子,没想到遭了这场大祸,一家老小都没能逃过。
老者硬撑着,断断续续地讲隐炎卫和一些不法农民军干的坏事。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心里的愤怒和担忧更强烈了。
三桂皱着眉头,看着我说:“师兄,山西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咱们要是还接着去辽东,实在不忍心啊。”
我心里乱成一锅粥,下山时对玄逸真人许下奔赴辽东、辅佐洪大帅的誓言还在眼前,当时我满心壮志,就想在辽东战场上为国家出力、拯救百姓。可现在,山西百姓的哭声好像就在耳边,他们那绝望无助的眼神,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上。
要是现在去山西,咋对得起洪大帅对我们的指望?可要是不管山西百姓的苦,以后我自己都没法面对自己。
我长叹一声:“三桂,我咋会不知道呢。可咱们领了任务要去辽东战场,现在辽东战事正紧张,洪大人兵力不够用,宁远、锦州防线正被金国猛攻,每场仗都关系生死。现在改道,实在太难决定了。”
三桂目光坚定地说:“师兄,辽东战事是急,可咱们在灵霄山修行、学武,不就是为了保护百姓吗?现在山西百姓的苦就在眼前,要是不管,以后咋面对自己的良心?再说,咱们去辽东,短时间内不一定能改变战局。可在山西,说不定能实实在在帮到百姓。我听说陕甘总督陈奇瑜治军特别严,手下兵强马壮,战术也灵活,一心为百姓,名声可好了。咱们要是能投奔他,平定山西的乱子,既能救百姓,等陈奇瑜稳住山西局势,还能调兵调物资支援辽东,也算间接帮了辽东,说不定还能壮大力量,以后对辽东战局作用更大。”
我说:“三桂,咱们要是去山西,洪大帅那边本来兵力就少,他不就更难了吗?这不是耽误大事了?”
三桂说:“师兄,山西百姓现在正遭难,要是咱们能帮陈总督平定山西,也能给辽东战场稳住后方,提供物资和兵力,从长远看,对辽东战事也有好处。”
我说:“话是这么说,可咱们刚进江湖,就这么冒冒失失地投奔陈总督,能不能被重用还不知道呢,要是耽误了救百姓,那可咋办?”
三桂说:“咱们在灵霄山学了那么多本事,陈总督治军严还爱才,咱们肯定能有作为,能为山西百姓出份力。”
我咬咬牙说:“话是这么讲,可咱们这么一去,辽东那边…… 咱们当初下山可是信誓旦旦要辅佐洪大帅的。”
三桂拍了拍我的肩膀:“咱们一开始就是为了拯救苍生,山西百姓也是苍生的一部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救眼前这些人。”
我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想着辽东复杂的战局,再看看眼前山西百姓的惨样,心里特别纠结。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沉声道:“行,就按你说的,咱们投奔陈奇瑜,先救山西百姓。”
我们到处打听,费了好大劲儿,终于有机会见到陈奇瑜了。
营帐里,陈奇瑜穿着威严的官服,脸绷得紧紧的,眼神透着股坚毅,一看就叫人敬畏。他出身行伍世家,从小就读兵书,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四处打仗,经历了无数次沙场的磨炼,太清楚战争有多残酷,老百姓日子有多难了。在这乱世里,他一门心思要平定匪患,让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可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心里也常常发愁。
我们恭恭敬敬地行礼,着急地把来意说了。
三桂往前一步,挺直了胸膛,坚定地说:“陈总督,我师兄武艺高强,还懂点奇门遁甲之术。在山里修行的时候,就老琢磨咋用本事救百姓。现在下山了,看到世间这么惨,救百姓的心更急了。我们知道总督剿匪安民不容易,愿意给您出主意、冲在前头,为这乱世拼尽全力。”
陈奇瑜沉默了一会儿,想了想,慢慢说:“本督欣赏你们的勇气和决心。不过这局势太复杂,一不小心就全盘皆输。既然你们有心,那就先留下,让本督看看你们有多大能耐。”
从那以后,我们靠着敏锐的眼光和精准的分析,给陈奇瑜分析战场形势,预测敌军动向,帮他出谋划策制定作战计划。商量军情的时候,我每次都想得特别仔细才开口,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还特别注意细节,提的建议又能行得通,还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汉水东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