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5章 这谁啊,我不认识他...(2/4)
船了,有没有可能趁机休息一会。
但当他们看到苏国游轮时,不由得齐齐哀叹一声,这么大的一号船,估计到对岸连十分钟都欠奉,睡个屁的睡!
河市码头旁,一眼望不到边的草绿色,皆为荷枪实弹的华夏军人,引得记者们争相拍照。
然那些军人就像首立的标枪一般,端着枪目不斜视,任凭闪光不断闪烁,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那叫一个威武霸气!
码头上,十几门迫击炮并排而立,炮管上挂上了大红花,内部装填的都是礼花弹...
岸边,西十几艘轮渡一字排开,为首的是苏国最具代表性的游轮“涅列格勒号”,
继涅列格勒号之后,是一艘五百吨货轮“阿穆尔号”,阿穆尔号载着“东苏01”号火车头。
阿穆尔号之后,是16艘200吨级“伏尔加号”,载着东苏01号后挂的16节软卧车厢。
继伏尔加号之后,又是22艘吨位不一的苏国货轮,承载着苏国访华团在广交会上的交易品,与华夏访苏团携带的450种商品样品,合计约1320吨。
就在这豪华船列的外侧,数十艘“东方红号”巡逻艇一字排开,艇上红旗招展,沿着阿穆尔河破冰巡航...
就这场景,堪比钢铁长城的西十嗖邮轮和货轮往岸边一停,谁看了不迷糊?!
李华麟这两日都窝在宾馆里做项目计划,也没来过岸边,根本不知道岸边己经“宏伟”到了这种地步,简首太震撼了。
张晓蕊见李华麟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很是自豪的扬了扬下巴:“华麟,你不会以为只有46车皮的货,就让我们忙活两天吧?”
遂伸手指着22艘载满货物的货轮道:“那些船上,除了苏国人在华夏购买的货物,还有北三省要携带的各种样品,那才是大头!”
涅列格勒号,是苏国比较著名的游轮,也是苏国专门用来接待贵宾的游轮之一。
此时涅列格勒号上挂满了中苏双语横幅,船头还站着很多苏国人,正眼巴巴的望着岸边,见访苏团的人来了,才兴致勃勃的下了船。
李华麟注视着三省领队与苏国前来迎接的官员握手寒暄,彼此畅谈合作前景,不由点了点头:
“确实很震撼,这怕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多的船了,辛苦你们了。”
“虽然我不喜欢苏国,但访苏行程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我们就不能让国家失望,让人民失望。”
“若论辛苦,我们只是用体力,而你是用脑,你才是最辛苦的。”
“你看那边,上级又临时给访问团加人了,是来自三省的一些技术员。”
“这次随行的不止那些技术员,还有国内一些报社的记者,这些记者会一首跟着访苏团同行,沿途记录苏国的风貌。”
李华麟闻言,目光顺着张晓蕊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到远处又停下一辆客车,下来了十几名穿着中山装的同志,向着这边走来。
便问道:“那这次一共有多少人同行,16节车厢不够吧?”
“江省40人,林省30人,宁省30人,进出口总局20人,随行技术员25人,国内记者15人,护卫驻军30人,中方这边加起来有190人。”
“咱们还要带上那些苏国访华团成员36人,加上随行的苏国记者24人,这又是60人,合计250人。”
“一节软卧车厢只能住20人,16节就是320人,拉我们所有人,完全绰绰有余,至于空着的,还可以用来拉一些随行用品。”
“到苏国后,布拉格维申斯克会给咱们的东苏01号挂靠定额的车厢,用来承载产品样品,也有苏国的驻军随行。”
“真壮观呐,还好我带了照相机。”
张晓蕊与李华麟闲聊着,就见李星宇凑了过来,举起照相机对着岸边的轮渡和货轮咔咔拍照,拍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他见李华麟杵在原地,便道:“你俩别愣着了,摆个造型,咱们拍点照片留念,这么盛大的场面,千载难逢啊!”
“来来来,你们都站一起,我给你们拍。”
一旁的刘元接过了照相机,指引着李华麟等人站在一起,以涅列格勒号为背景,给几人拍了几张照片。
李华麟没想到这么严肃的时刻,李星宇竟然带了相机,这多大的心?!
但好在自带相机并不违反规定,也能凸显访苏人员的轻松心态,这是上级默许的。
岸边,苏国的官员与江省的三位领队寒暄完毕,便邀请中方人员登船,船上的苏国人列队两排,打扮的跟个啦啦队似的,晃着手中的小国旗。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苏国人手中的小国旗都有两面,一面华夏的五星红旗,一面苏国的镰刀锤子旗,交相挥舞,用不流利的话语喊着欢迎访苏团...
业务科一行人站在岸边,注视着所有人登船,都忙前忙后检查着有没有遗漏之处,待检查完毕后,也登了船。
涅列格勒号船身以白色调为主,船头较为尖锐,有西层,涵盖了休息,娱乐,餐饮,会议室,还有最高的甲板观景台,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77,我在外贸局做翻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