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23(1/1)
个镇甸将它卖了。”
“明白了,请将随身包裹予以查验。”
李贞将包裹打开,里面不过文墨纸笔、换洗衣物、银钱若干。那少年参军略看了几眼,便一点头:“好了。”便在文牒上盖了大印,让他们入城去了。
姚崇和李贞一路漫步,一路查问社情民情,颇有收获,待到天色渐晚,宵禁将至,才寻到客栈住下。
两人迈步入店,已有聪明机灵的店小二迎上来,替他们拿包裹,登记姓名来处,安排好两间上房:“二位客官,这晚饭您是在房间用,还是在楼下用?”
“就在这里吃了吧,安排个清净的雅间。对了,小二,你叫人烧些洗澡水送到房中,这一天风尘仆仆的,要好好梳洗一番。”李贞说着,随手塞给小二一点碎银。
那小二得了赏银,立刻笑着答道:“是,是,二位客官放心。”
姚崇等他坐下来,才笑道:“慎交果然是世家子弟作派,出手阔气。”
李贞摆了摆手:“姚公又笑我,都累了一天了,咱们也该让自己舒坦些。”他起身正要给姚崇倒些茶水,旁边已有人将茶壶提了起来,将杯斟满,端给二人。
李贞抬头一看,却是那白天打过照面的少年参军。他还未发问,身侧又有人开口说话:
“姚相公,慎交兄,两位到访凉州怎么也不和我打个招呼,好叫我尽一尽地主之谊啊?”
说话的正是凉州都督郭元振。
郭元振在兵部担任主客郎中时,姚崇便是兵部的堂官。姚崇也不好太拂了这位老部下的面子,他示意郭元振落座:“我在长安的时候,就听御史说你把凉州治理的不错。恰好如今外放灵武道大总管,借着灵州和凉州距离不远,就来看看,也算是做个参考。”
他指了指李贞:“这是灵州长史李贞,表字慎交,军旅出身,我把他带在身边,算是充作我的护卫。”
“见过郭都督。”李贞弯腰道礼。
郭元振不敢受他全礼,忙扶了李贞一把:“慎交兄太客气了。”
“元振,你身后这位又是?”姚崇见洛北站在郭元振身后,没有落座的意思,点了一句。
“这是我手下的一个录事参军事,姓洛名北。白日里二位和他打过照面。”郭元振道,“平日里他也替我收集情报消息。两位气度不凡,进城以来,又一路打听社情民情,实在扎眼……”
李贞笑了:“小参军把我二人当成细作了?”
“这倒不至于,”郭元振回答,“他以为二位是京中来的台谏官员,故而特来讨我一个示下。我听了名字,猜度是姚相公带着慎交兄来查察民情。所以就叫上他一道来拜见。”
洛北低身见礼:“见过姚相公,李长史。”
“好了,不要多礼,坐下吧。”姚崇道,“元振,你手下这个小参军虽然年纪不大,但确实能力出众。你凉州有这样的官吏,何愁边境不安,百姓不治啊。”
郭元振略一低头:“姚相公谬赞了。”他和姚崇虽做过上下级,但无甚私交。现在的一言一句,更像是“奏对”。姚崇不免一笑,招呼他坐下一道用饭。
第12章 烛火明灭,照见洛北脸上一片五味杂陈的表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人举杯数次,宾主尽欢而散。
郭元振已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上起不来身,还是洛北把他背到了马车上,才回到都督府。
但一进都督府的大门,郭元振就一扫席间醉态,坐直了身子:“到我书房来,我还有几件事情要交代给你。”
洛北自当从命,免不了一笑:“大帅这装醉的本事真是炉火纯青了。”
“和他俩喝,喝到明天早上也喝不出结果。我这里事情又那么多。”郭元振也哈哈一笑。
书房里一片寂静,灯火都熄灭了。洛北点了根蜡烛放在桌面上,正好看到一封写着“洛北亲启”的信。
洛北不由得拿了起来:“这是?”
“解御史托我给你的。”郭元振一面换下厚重的外袍,换上家常的棉布直裰,“你拆来看看。”
洛北拆开信封打量一眼,烛火明灭,照见他脸上一片五味杂陈的表情:“这是……伯克的信?”
郭元振听他以“伯克”称呼阿史那献,又见他脸上一片复杂,便知道自己之前的猜测都是真的:
“伯克”一词,在突厥语中意为“主人、老爷”,是亲族和奴仆尊称自己族长的用语,不是亲生儿子称呼父亲的——也就是说,在此之前,阿史那献本人恐怕从未承认过这个儿子的存在。
“去年朝廷下旨将阿史那献自崖山召还,他一路辗转。月余前才到长安。解琬那时已被任命为北庭都护,又恰好正在长安。北庭都护府统辖的部族和土地多为兴昔亡可汗家族的旧部和故地。故而解琬登门拜访,向他求教北庭事务。他二人言语间提到你
不想错过《大唐政变生存指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