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武帝薨逝(2/2)
四箱送终的衣服。《傅子》记载:曹操怜悯嫁娶之事过于奢侈僭越,他的女儿出嫁时,用的都是黑色帷帐,陪嫁的婢女不超过十人。张华的《博物志》提到:汉代时,安平的崔瑗、崔瑗的儿子崔寔、弘农的张芝以及张芝的弟弟张昶都擅长草书,曹操的草书水平仅次于他们。桓谭、蔡邕精通音乐,冯翊的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人擅长围棋,曹操在这些方面也都能与他们相媲美。曹操还喜好养生之法,懂得一些方药,招揽了许多方术之士,庐江的左慈、谯郡的华佗、甘陵的甘始、阳城的郤俭等人都纷纷前来投奔。据说曹操还尝试吃一尺长的野葛,也少量饮用过鸩酒。《傅子》还记载:东汉末年,王公贵族大多舍弃官服,以裹头巾为高雅之举,所以袁绍、崔钧等人,虽然身为将帅,却都戴着细绢头巾。曹操鉴于天下灾荒,物资匮乏,仿照古代皮弁的样式,用细绢裁剪成帢帽,既符合简易、顺应时势的原则,又通过颜色来区分贵贱,这种做法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军队的服饰规范,而非国家的正式服饰。《曹瞒传》记载:曹操为人洒脱随意,缺乏威严庄重。他喜爱音乐,身边常常有歌舞艺人相伴,从早到晚都在享乐。他穿着轻薄的丝绸衣服,身上佩戴着小皮囊,用来装手巾等小物件,有时还戴着帢帽会见宾客。每次与人交谈,他都尽情地开玩笑、诵读诗文,毫无保留。高兴大笑时,甚至会把头埋在杯案之中,饭菜都弄脏了头巾,他就是如此随意。然而,曹操执法严峻苛刻,对于那些计谋超过自己的将领,他往往会找借口依法诛杀。对于曾经有过嫌隙的旧人,他也绝不留情。他在刑杀这些人时,虽然会对着他们流泪叹息,表现出悲痛之情,但最终还是不会放过他们。当初,袁忠担任沛相时,曾想依法惩治曹操,沛国的桓邵也轻视曹操。后来曹操在兖州时,陈留的边让在言语中对曹操多有冒犯,曹操便杀了边让,并将其全家灭族。袁忠、桓邵都逃到交州避难,曹操派人到交州太守士燮那里,将他们两家全部灭族。桓邵后来自首,在庭院中向曹操跪拜谢罪,曹操却冷冷地说:“你以为下跪就能免除死罪吗!”于是将他杀害。曹操曾率军出行,路过麦田时,下令:“士兵们不许践踏麦子,违反的人处死。”骑兵们都下马,小心翼翼地扶着麦子前行。这时,曹操的马突然受惊,冲进麦田。曹操让主簿给自己议罪,主簿依据《春秋》的大义,认为刑罚不能加于尊者。曹操却说:“制定法令却自己违反,还怎么统率部下?但我身为军队主帅,不能自杀,那就请让我自罚吧。”于是他拔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曹操有一个受宠的姬妾,常常陪他白天睡觉。一次,曹操枕着她入睡,告诉她:“过一会儿叫醒我。”姬妾见曹操睡得安稳,便没有及时叫醒他。等曹操醒来后,竟用棍棒将姬妾打死。还有一次,曹操讨伐贼寇时,军中粮食不足,他私下问主管官员:“这该怎么办?”主管官员说:“可以用小斛来给士兵发粮,这样就能解决问题。”曹操说:“好。”后来军中传言曹操欺骗众人,曹操便对主管官员说:“只能借你的死来平息众怒,不然事情无法解决。”于是将主管官员斩首,还在首级上题字示众:“用小斛发粮,盗窃官谷,在军门斩首。”曹操的这些行为,充分展现了他酷虐、多变且狡诈的一面。)
评曰:东汉末年,天下陷入大乱,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崛起。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势力强盛,无人能敌。曹操则运筹帷幄,施展谋略,纵横捭阖于天下。他兼采申不害、商鞅的法家治国之术,融会韩信、白起的奇谋妙计,根据人才的能力授予官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他能克制自己的情感,运用智谋,不计较过去的仇怨。曹操最终能够掌控朝廷的大政方针,成就宏伟霸业,正是因为他拥有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谋略。他真可谓是一位非凡之人,是超越时代的豪杰。
不想错过《白话三国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