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滑向深渊!(3/4)
她这一离开,部队中竟没有一个人能够及时敏锐地发现潜在问题,并果断下达有效的应对命令!
果不其然,就在小七离开后不久,那个足以改变整个战局走向的最大变数,悄然出现了……
……
在深入剖析这场战斗里那个足以扭转乾坤的最大变数之前,很有必要先把廿里亭据点内敌人的兵力构成以及复杂的内部情况详细梳理一番。
起初外界以为据点里的鬼子仅有两个中队,伪军不过一个营、区区200人,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据点内的鬼子足足有西个中队,而伪军更是达到了一个满编团,人数超过1000人。
这一巨大的兵力变动,知晓内情的只有小七一人。
在小七敏锐的战略眼光里,鬼子人数增多非但不是棘手难题,反倒对自己的作战谋划更为有利。
原来,原本驻扎于此的两个鬼子中队,其中一个被抽调去支援南方战场。
后来鬼子为收缩兵力,将周边小型炮楼据点的鬼子都集中到了廿里亭据点,这才使得这里的鬼子兵力扩充到西个中队。
但如此一来,人员构成变得异常复杂。
不仅西个中队之间互不统属,各自为战,新增的三个中队内部,小队之间也是号令不一,相互扯皮,内耗不断。
伪军这边同样混乱不堪,新加入的800人来源繁杂,尽管被鬼子强行整编为一个满编团,可战斗力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内部勾心斗角,不是你给我使绊子,就是我给你下套,乱成了一锅粥。
原本那150号鬼子和200号伪军作为主军,对据点周边环境了如指掌,战术运用也灵活多变;
而新来的450号鬼子和800号伪军作为客军,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连补充弹药的地方都可能找不到。
再加上主军与客军之间矛盾重重,客军与客军之间摩擦不断,整个据点内的敌人看似兵力强大,实则一盘散沙。
基于这样的局势,小七才制定了驱赶而非歼灭的战略方针。
接下来,便要着重讲讲这个足以改变整个战场走向的最大变数了。
其实,这个大变数是由多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变数层层叠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第一个小变数,恰恰是小七自己。
还记得小七早前在河边玩耍时,百无聊赖地摆弄沙子,竟无意间拼凑出了廿里亭据点的沙盘雏形,作为连3D模型都了如手掌的小七来说,摆个大致的沙盘自然不在话下。
她精心摆出沙盘,反复推演优化战斗方案。
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任何过错,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她只是想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更充分的准备。
第二个变数,出在小七最亲密的战友赵铁柱身上。
赵铁柱一心渴望痛击鬼子,当他无意间看到小七摆出的廿里亭据点沙盘时,内心瞬间被点燃。
作为在这片土地上战斗许久的战士,他对像钉子一样插进独立团辖区的廿里亭据点再熟悉不过。
他立刻明白了小七要攻打这个据点,激动得热血沸腾,当下便下定决心,哪怕牺牲自己,也要为打下据点出一份力。
在奔赴战场前,在“牺牲”前,他想着去看看自己曾经的老部队,这一行为纯粹出自对战友的牵挂和对战斗的热忱,也并无过错。
第三个变数,来自老谋深算的三营长王全宝。
王全宝何等精明,他察觉到赵铁柱神色异样,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和敏锐首觉,猜测小七可能要有大动作。
出于发展壮大三营的目的,他暗中盯着小七,想着一旦有战斗,就派出部队跟着捞点好处,扩充三营的实力。
在弱肉强食的战争年代,为了自己部队的生存和发展,他的这种想法和做法似乎也无可厚非。
而这所有变数的实际推动者,是三营一连连长游义寿。
正所谓“龙找龙,虾找虾,乌龟找王八”,能成为老狐狸王全宝的心腹爱将,人送外号“有一手”的游义寿自然不是简单角色。
为了能在战斗中多捞取战功和物资,游义寿将一连从原先的西个排扩充为六个排,并且抽调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
武器装备方面,他更是在全营里精挑细选,使得一连兵强马壮,弹药充足,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拥有七个排的二营一连。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刺激因素,那便是吃饭。
俗话说“吃饭大于天”,在战争年代,食物的优劣和多寡也能极大地影响战士们的情绪。
上午在山坳里,小七部署战斗任务时,战士们纷纷掏出干粮补充体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这一掏干粮,差距便显露无遗。
跟着小七训练多日的老部队吃的是雪白雪白的大白面馒头,每人三个,还有巴掌大小、一指厚的猪肉片子,每人三片;
可三营一连的战士吃的却是三合面窝窝头,而且每人只有两个。
这鲜明的对比,让三营一连的战士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若是其他部队,或许会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双穿亮剑:小七八千玩得欢》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