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一章 不对(2/3)
好书推荐:
几日可有不见了人的。?x/i?n.k?s·w+.?c?o·m\
“都是些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每日出去得早,回来得晚,有两个我只是搬进来的时候见过一回,后来就再没碰到过。”那妇人道。宋妙见她所知不多,便只笑笑,跟那小莲打了个招呼,告辞走了。她匆匆回家,因连日奔波,实在疲乏,连胃口都少,随便垫了几口,算着时间先睡了一觉,等起来之后,就开始忙着做福糕。前一向她送了些福糕给孙里正,转天朱氏上门,跟她订了两大盒子,说要给一位长者贺寿,宋妙一直记在心上,昨日上门时还特地问了,仍旧算数,只是把时间改到了今日下午。福糕这东西不能久放,虽不难做,却耗时得很,等宋妙把那“福”、“寿”二字都嵌好,装进食盒里,已经过了未时。她提着去了孙家。这一回竟是朱氏来应门,见得宋妙,连忙道谢,不用她问,先把家中事说了。原来那孙里正昨晚就回来了,到家拍板做主,说是那孙二多半要下狱了,要是孙二媳妇不愿等,等判书下来,就托人进去问话,写个放妻书,让里头按了手印出来,至于子女,只要孙二媳妇愿意,尽数可以带走。也不知道他怎么安抚的,孙家叔叔婶婶竟是没有反对,只唉声叹气。此时孙里正在叔叔家里头打点,朱氏则是回来料理寿礼,等办妥当了,仍旧是要回去帮忙照管。那朱氏一边说,一边叹,最后道:“罢了,不说这个,今次还要多谢你帮着送信,不然老孙未必回得来这样早。”两人说了几句家长闲话,朱氏付了账,才让她把那食盒放进两抬挑担上。宋妙见状道:“这糕点乃是两色豆蓉做的,若是路上一颠一颠,只怕要散,还要请挑夫小心些才好。”朱氏道:“哪有什么挑夫,就我自己送去。”她道:“我给你交个底,今次是李都头他娘过寿,因左右军巡院里头才换了上官,下头人人都不敢办,礼也不敢收,只我们两家是常年走动的,私下常有来往,总不能断了,我怕叫了外头人送,传些风言风语,干脆自己跑一趟得了。”宋妙见那挑担里东西甚多,便问道:“婶子怎么拿?”“我背个大篓子,左右手提着……”朱氏一边说,一边比划,比着比着,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发愁道:“好像有些多了,不好拿。” 宋妙送佛送上西,笑道:“要是婶子信得过,我陪你走一趟,也算是搭个手。”且不说此处宋妙赶在饭点前,陪着那朱氏去送寿礼,京都府后衙之中的一间房里头,赵府尹、郑知府、陶公事,另还有一名刑部侍郎却是端坐其中,秦解陪坐。案情到得此刻,虽未尘埃落定,也已经有了几分明了。下了朝会,几个职责所在的人少不得聚在一起了解进度、讨论分工,又商议明日上朝时候当要如何汇报,用什么口径。眼见就是饭点,大部分事情都商议得七七八八,只有些细节待要确认,那郑知府便顺势道:“忙了半日,大家都饿了吧?我吩咐他们喊公厨备了饭菜,想必早准备好了,我们不如先吃了饭再议。”又道:“膳房人多,今日就在这里吃好了。”陶公事笑道:“早饿了,旁的还罢了,那清炒豆芽是有的吧?”因见那刑部侍郎有些奇怪,陶公事就笑着跟他解释道:“他们京都府衙的膳房很上得了台面,尤其有一道清炒豆芽,那厨子炒得特别出挑,特别爽口。”正说话间,外头早有人杂役把饭菜一一送来。昨晚几人去得仓促,膳房里给他们吃的乃是大锅饭,今日早有准备,虽不至于满满当当,却也摆了一桌,四个人吃五菜一汤,鸡鸭鱼肉,样样俱全,还有冷盘和果子。几人或配饭,或配炊饼馒头,一边吃,一边还不忘继续说事,说着说着,最后一盘菜终于上了,正是那清炒豆芽。陶公事一筷子当先伸了出去,等吃进嘴里,正要笑,一尝到味道,那笑容却是忽然僵住。他咽下口中食物,仍不相信,又夹了一筷子。此时那侍郎也已经跟着夹了,仔细尝了尝,方才问道:“公事是不是特别喜欢吃豆芽?”然而这话一问出口,他就见桌上另三人也频频往炒豆芽的盘子里伸筷子。众人吃过之后,脸上表情俱都古怪。最后还是郑知府第一个发的问,道:“我怎么吃着,觉得这豆芽有些不对?”“炒豆芽不就是这个味道吗?有什么不对的?”那侍郎道。“这就是个寻常炒豆芽,昨日不是这样的。”这话一出,桌上昨日吃过的人都跟着点头。“调味不对。”“炒老了。”“是不是放久了,我吃着这豆芽全不如昨天的脆,还油腻。”这一回却是赵府尹一锤定音。郑知府便道:“可能早早就做熟,放得久,味道都变了,让他们再炒一盘新鲜的过来吧。”他吩咐下去,不多时,新的两盘清炒豆芽上了桌,热乎乎的,一看就是才出锅不久。一盘掐了尾,留了豆芽头,和着葱段炒的,一盘头尾都掐了,和着葱粒炒的。光看卖相就不太对劲,豆芽不如昨天的清透,也不如昨天的硬挺。等再各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妙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