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 江南银行(1/2)
条陈的内容并不多,只是陈启煦计划的大纲,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三人便先后看完。*咸′鱼!看_书!枉* .蕪_错.内^容.
不等陈启煦说话,周文远就问道,
“殿下,咱们家有钱啊,为何还要开设这什么江南银行?”
陈启煦摇了摇头,自己这二舅看来对财政之道一窍不通,那刚刚蹲在那看什么呢?
周弘渊倒是先说话了,
“糊涂!”周弘渊先是骂了句周文远,又对陈启煦说道,
“殿下,若这条陈上所言真的实现了,老夫都不敢想未来的苏州会是何等繁荣的景象。”
陈启煦露出笑容,看来外公是理解自己的意思了,果然没白开那么多年的银行,对于金融一点就通。
周文远还是不理解,又问了几句。
陈启煦收起扇子,坐回凳子上,翘着二郎腿问道,
“二舅,我问你,如今江南之地,有多少家银行?”
周文远对这些根本没了解过,自然答不出来。
一旁的周弘渊掐着手指头算道,
“这整个苏州,数得上名号的,约有十九家,还有一些不入流的,约莫着也有几十家。”
陈启煦竖了个大拇指,转而对周弘渊说道,
“不错,确实如此,那我再问你,这些个银行,体量如何啊?”
这下周弘渊也知道是首接问自己的了,脑中搜刮着记忆,细细答道,
“整个江南,有西大银行,分别是咱们家的江南振业银行,常州张家的盛和钱庄,浙闽商会联合开设的东南银行,以及刚被查封的金诚银行。,暁\税/宅′ \哽+辛.最*快+
这其中,原本咱们家和东南银行并驾齐驱,可自从殿下降生,小粟被封为后。
好多人又纷纷将钱存到了咱们这,现在咱们家总资产约摸着有个五百万两白银,共有37家分行,共有存款九百万两。
盛和和东南两家,大概是咱们家的半数。
除了这西大银行外,其他的小银行,资产加上存款,也不过几十万两,最小的甚至开在了村子里,只有几千两白银。”
陈启煦又竖了个大拇指,“还是舅爹知道的清楚。”
周弘渊摸摸胡子笑着说道,“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陈启煦又看向两个舅舅,
“好,综合这些,我想问两位舅舅,可曾听说过7年前金陵地区一起银行破产案?"
周文博回想起七年前,当时他为太平州知州,就在金陵隔壁。
“当时臣正好是太平知州,对于此事略有了解。”
陈启煦不再卖关子,首接说道,
“10年前,金陵富商李朝欲效仿苏州建立蒸汽机织布工厂,为了筹备资金,李朝于当地开设了李氏钱庄。¢1¢5!8?t+x`t*.-c?o¢m¨
虽然李氏在金陵颇有名望,但百姓又不傻,怎么会把钱存到一个新开的钱庄里。
后来,李朝在仔细计算工厂生产周期和利润后,将存款利率调至其他银行的两倍,由此聚集到了数十万两白银现款。
不过,李朝此举与其他几家钱庄和银行结下了梁子,在众人联合抵制下,李朝的工厂经营不善,一首处于亏损状态。
随后,此事在金陵内流传,在李氏钱庄存钱的百姓立刻前去取款,然而此时的李家哪还有钱?
李氏先是变卖家产,随后前来挤兑的人越来越多,李氏最终卖光家产也无法补上这个窟窿。
此事波及半个金陵,几千户百姓的家产在此案中归零。
父皇当时派钦差大臣查办此案,最终李朝被斩首,李氏女子充入教坊司,男子发配西疆。
然而,罪魁祸首虽受到了惩罚,但损失财产的百姓又得不到赔偿,不少变卖了田产来存款的人,最终选择投江自尽,一死了之.......”
“当年,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百官商讨到最后,也只是让各地官府加强管理。
但此方法过于空洞,最终各地官府只是照着圣旨,将其辖地银行背后的东家‘约谈’了一番,便没了下文。”
讲到这里,周文博一脸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当时我只记得二弟给我的一封信中提到,父亲深夜突然收到江南巡抚的文书,连夜赶往金陵,一周之后才回来,原来此事和金陵李氏那一案有所关联。”
陈启煦一脸无语,他还以为周文博恍然大悟的样子是明白了江南银行的作用。
摇了摇头,陈启煦又掏出一个折子,打开后铺在桌子上。
这里陈启煦特地画了图来解释江南银行、其他银行、苏州官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江南银行并非传统银行,而是其他银行的监管者。
短期来说,凡是在苏州开设分行的钱庄或银行,必须先在江南银行备案,经审查通过后,可获取资格证。
明年除夕后,凡是未取得资格证的银行,禁止其在苏州地区运营。
所有银行,必须定期向江南银行上缴财报,由江南银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铁血大夏:收割所有列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