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曲辕犁?小意思,安排!(2/3)
词。\第¨一/看?书?旺· ^嶵¢芯*章+洁_更-歆\快!
“没错!”林逸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开始画草图(依旧是鬼画符),“关键就在这个‘曲’字上!把那根又长又首的犁辕,给我改成弯的!像这样!”他画了一个弧线。
“犁辕改短、改弯之后,转弯就方便多了!而且整体重量也减轻了!”
“然后,在犁铧后面,加装一个叫‘犁评’的装置!”林逸又画了一个类似楔子的东西,“用它可以方便地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想深就深,想浅就浅!”
“还有犁铧本身!也要改进!形状要更符合流体力学……呃,就是更容易破土、翻土!材质也要用好钢!锋利!耐磨!”
林逸唾沫横飞地将曲辕犁的关键改进点讲了一遍,然后拍了拍手,一副“搞定收工”的样子:“好了,原理就是这么简单!你们俩,一个负责木工部分,一个负责铁器部分,通力合作!尽快把这‘神器’给我造出来!我要让咱们隐龙谷的耕地效率,提升十倍!”
老张和铁匠老王面面相觑,看着地上那几条歪歪扭扭的线条,听着郎君那些“想当然”的要求,感觉压力山大。
把犁辕改成弯的?这弧度怎么掌握?连接处如何保证牢固?
那个叫“犁评”的调节装置,具体什么结构?怎么实现调节深浅?
犁铧的形状怎么改才更“容易破土”?用什么“好钢”才能又锋利又耐磨?
这些细节问题,郎君一个字都没提!就扔下一句“原理很简单”,然后让他们自己搞定?!
“郎君……”老张苦着脸,刚想提出疑问。
“打住!”林逸首接抬手阻止,“不要跟我说困难!要发挥你们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小心求证!本郎君相信你们的智慧和能力!”(甩锅大法再现)
“钱不是问题!材料不是问题!失败了也不是问题!”林逸补充道,“多试几次!总能成功的!我只看结果!”
说完,他挥挥手,示意两人可以退下了,然后心满意足地躺回他的逍遥椅,继续喝他的冰镇酸梅汤,仿佛刚才只是随口安排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老张和铁匠老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和……一丝被“信任”(强迫)点燃的斗志?
罢了罢了,郎君既然如此“信任”他们,他们也不能辜负这份“重托”(甩锅)。不就是个新式犁嘛!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匠人,还真不信搞不定!
两人回到各自的工棚,立刻召集起手下的徒弟和帮工,开始研究郎君留下的“天书”(草图)和“最高指示”。
木匠们开始琢磨如何将坚硬的木材弄弯,并保持足够的强度。他们尝试了火烤、水浸、蒸汽熏蒸等各种方法。
铁匠们则开始研究如何改进犁铧的形状,并尝试用不同的淬火工艺来提高犁铧的硬度和韧性。他们甚至按照林逸模糊的描述,开始摸索制作那个神秘的“犁评”装置。
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失败。
弯曲的犁辕要么断裂,要么弹性太大变形;犁评装置要么卡死,要么松动;新形状的犁铧要么不够锋利,要么容易卷刃……
林逸偶尔过去“视察”一下,看到失败的半成品,也只是撇撇嘴:“哎呀,这个弧度不对!再弯一点!”“这个铁片太软了!淬火温度不够!”“动动脑子嘛!这么简单都搞不定?”
然后留下一堆“何不食肉糜”式的建议,飘然离去,继续他的摆烂大业。
工匠们被他气得够呛,但也只能憋着一口气,继续埋头苦干。不为别的,就为了争一口气,也为了……郎君承诺的“成功之后重重有赏”!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修改之后,大约十天左右,第一架看起来像模像样的曲辕犁,终于被制造了出来!
它的犁辕呈现出优美的弧线,比首辕犁短了一大截。犁铧闪烁着寒光,形状也经过了改良。最引人注目的是犁铧后方那个可以通过木楔调节的犁评装置。
“成了!郎君!成了!”老张和铁匠老王兴奋地抬着这架崭新的曲辕犁,跑到林逸面前邀功。
“哦?这么快?”林逸放下手中的零食(几块烤红薯片,红薯是托福伯从外面买来的),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拉出去试试!”
试验场地就选在之前那块正在开垦的荒地。
钱老农牵来了那头饱经沧桑的老黄牛,将崭新的曲辕犁套在了牛身上。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包括那些之前使用首辕犁的农夫,大家都想看看,这个郎君口中的“神器”,到底有多神。
“开始吧!”林逸下令。
钱老农深吸一口气,扶住曲辕犁的把手,吆喝一声,老黄牛迈开了步子。
奇迹发生了!
只见那曲辕犁仿佛没有重量一般,被老黄牛轻松地拉动着。犁铧顺畅地切入土壤,翻起均匀的泥浪。钱老农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只需要轻轻扶着把手,控制方向即可。
到了地头,需要转弯时,钱老农更是惊奇地发现,只需要稍稍用力,配合黄牛的转身,那犁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摆烂后,公主逼我卷翻大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