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震惊!少爷又发明了奇怪工具(1/3)
隐龙谷的建设,就像一锅被林逸这个“总厨”随手扔进各种奇怪“香料”的大杂烩,虽然看起来热气腾腾,但具体会炖出什么味道,谁也说不准。^看^书′屋~暁′说*网· /埂′薪+醉_全?
“逸之居”的地基己经打好,石匠们开始垒砌墙体;新式厨房的灶台和烟囱也己完工,王大勺正带着徒弟们,磕磕绊绊地实践着“炒”这门高深技艺;“厕所革命”的先锋——瓷器马桶,在烧坏了无数个试验品后,泥瓦匠头老王终于摸索出了一点门道,第一个勉强能用的样品据说指日可待。
而林逸本人,则将他的主要精力,从之前的“家具革命”和“厨房革命”,转移到了他最新提出的“科技兴农”大业上。
当然,所谓的“投入精力”,主要还是体现在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去木工房和铁匠铺“视察”两次,对着正在艰难制造“耧车”和“龙骨水车”的工匠们,发表各种“高瞻远瞩”的指导意见。
“老张!你这耧车的轮子做得不够圆!推起来肯定一颠一颠的!返工!”
“铁匠老王!这犁铧的角度不对!我说的是流线型!不是让你磨个尖就行了!”
“那个种子箱的开口!太大了!种子哗啦啦往下掉,当地主家也没这么浪费的!”
“龙骨水车的刮板!密封性!注意密封性!漏水了还提个屁的水啊!”
林逸瘫在他的逍遥椅上,由小翠打着伞遮阳,嘴里叼着一根不知名的草根(他嫌茶叶泡着麻烦),对着满头大汗、绞尽脑汁的工匠们指手画脚,语气轻松得仿佛在谈论今天晚饭吃什么。
而被他“指导”的工匠们,则是有苦难言。
尤其是木匠头老张和铁匠老王,作为“耧车”和“龙骨水车”这两个项目的负责人,感觉自己最近掉的头发,比过去十年加起来都多。
先说那“耧车”。
郎君画的图纸,依旧是那么的……抽象!几个轮子,一个箱子,几根带尖的铁条,外加一些意义不明的连接杆。至于各部件的具体尺寸、连接方式、传动结构……全靠猜!
最让他们头疼的是那个“种子箱”和“下种装置”。郎君要求种子能均匀、定量地落下,还得能根据不同种子的大小调节流量。这……这怎么实现?他们尝试了用竹筒做导管,用木片做开关,甚至还想到了用小水车类似的结构来带动……结果要么是堵塞,要么是漏得一塌糊涂,要么就是结构太复杂,根本无法和前面的开沟犁铧以及后面的覆土装置协调起来。¢x,i·n~w,a+n+b·e+n!.^o~r·g?
“这玩意儿……真的能自动下种?”一个年轻的木匠学徒,看着一堆失败的零件,忍不住小声嘀咕,“感觉比造诸葛连弩还难……”
老张瞪了他一眼:“别胡说!郎君说行,就一定行!咱们只是还没找到窍门!”嘴上这么说,他心里其实也在打鼓。
再说那“龙骨水车”。
这东西听起来似乎比耧车靠谱点,毕竟水车这玩意儿大家多少见过。但郎君画的那个“龙骨”结构,却让他们犯了难。
一节一节的木板连接起来,像一条长长的、中空的“龙骨”,里面还要安装无数个尺寸精确、紧密贴合的刮板,通过链条或者齿轮传动(郎君图纸上画了几个圆圈,说是齿轮,但具体怎么咬合传动,又没细说),将水从低处刮到高处。
“这……这得用多少木头啊?”
“连接处怎么保证不漏水?”
“那些刮板,要做得一模一样,还得严丝合缝,这手艺要求也太高了吧?”
“还有那传动装置……郎君画的那几个圈圈,到底啥意思?”
铁匠老王负责打造连接部件和可能的传动齿轮,也是一头雾水。他尝试着打了几个大小不一的铁齿轮,但怎么也弄不明白它们之间如何精确地啮合传动,才能带动那沉重的“龙骨”和刮板。
一时间,木工房和铁匠铺里,充斥着锯木头的声音、打铁的声音、工匠们低声讨论甚至争吵的声音,以及……时不时传来的,各种失败品被摔碎或者扔到角落的声音。
林逸对于这种“探索过程中的必要损耗”,表现得相当大度(反正花的不是他的力气)。
“失败是成功之母嘛!”他晃悠悠地走过来,看到一地狼藉,不仅不生气,反而点评道,“嗯,这个齿轮打得太粗糙了,齿距不均匀,肯定不行!那个龙骨的连接方式太脆弱了,得用榫卯加固,再涂上防水的桐油!”
“还有你这个耧车的种子开关,”他指着一个木匠刚做出来的试验品,“太笨重了!要精巧!要灵活!用杠杆原理!懂不懂?”
工匠们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h′u?l,i*a?n¢w^x,.\c?o_m+杠杆原理?那是什么“理”?
“郎君,您说的……能不能……画得再详细点?”老张鼓起勇气问道。
“还要多详细?我都把原理告诉你们了!”林逸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表情,“自己动脑子想!多尝试!这点小问题都解决不了,以后怎么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比如给我造空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摆烂后,公主逼我卷翻大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