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章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8/9)
还剑入鞘,厉声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告辞!”说罢,头也不回地走出大帐,随即下令拔寨,带着满腔怒火和那足以倾覆天下的玉玺,率领江东兵马,朝着东方疾驰而去。
望着孙坚远去的背影,袁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收起佩剑,眼中寒光闪烁:“哼,孙文台,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传国玉玺,岂是你这江东莽夫所能拥有的?”他立刻回到帐中,提笔疾书,写下一封密信,用秘法加持,交给心腹之人,令其不分昼夜,以最快速度赶往荆州,将信送交荆州刺史刘表,请其务必在半路截住孙坚,夺下玉玺!他料定,以刘表的汉室宗亲身份和对皇权的维护之心,以及荆襄世家的力量,绝不会坐视孙坚带走玉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忽有探马来报:“报!盟主!曹操将军追击董卓,于荥阳遭遇吕布、徐荣伏击,大败而回,损失惨重!”
袁绍闻报,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是淡淡吩咐道:“派人去接应一下孟德,将他请来寨中,设宴安抚一番吧。”
酒宴之上,曹操虽强作镇定,但眉宇间的疲惫、失落与对联军诸侯的失望却难以掩饰。他喝了几杯闷酒,终于忍不住长叹一声,声音中充满了痛惜与不甘:“我曹操,自以为兴举大义,是为扫除国贼,重振汉室!诸公皆是当世豪杰,仗义而来,操之初衷,是想请本初兄率河内之众,扼守孟津、酸枣;其余诸将则固守成皋,占据敖仓天险,封锁轘辕、太谷要道,控制险要,形成战略压迫。再请公路将军率南阳之兵,进驻丹水、析县,直入武关,威逼三辅之地。各路兵马皆深沟高垒,不必急于决战,只需摆出威慑之势,以疑兵之策,布告天下我联军之决心与力量。如此,以顺讨逆,大势在我,何愁董贼不灭,天下不定?然!诸公却瞻前顾后,逡巡不前,坐视良机流逝!如今董贼已西入关中,龙入大海,虎归深山,再想剿灭,难矣!我曹操,为此深感羞耻!”
一番话掷地有声,蕴含着他未能施展的雄才大略和对众人短视的痛心疾首。袁绍等诸侯闻言,皆面露惭色,无言以对。
酒宴不欢而散。曹操看着这些依旧沉浸在各自盘算中的所谓盟友,心中最后一点希望也彻底破灭。他知道,这个所谓的讨董联盟,已经名存实亡,再留在此地,已毫无意义。他向袁绍草草告辞,便带着剩余的兵马,不再回河内,而是直接南下,投扬州而去,准备积蓄力量,另图发展。
幽州公孙瓒,见曹操离去,亦觉此地不可久留,对身边的刘备、关羽、张飞说道:“袁本初外宽内忌,志大才疏,非成事之人。联军人心已散,久必生变。我等还是早早返回幽州,整顿兵马,静观其变吧。”于是,也率军拔寨北行。临别时,他见刘备虽兵少将寡,但关、张二人武勇盖世,刘备本人“仁德之意”日渐凝聚,非池中之物,便表奏刘备为平原相,让其在平原郡暂且安身,自己则返回幽州,加紧训练白马义从,扩充实力。
联盟瓦解,各路诸侯开始为争夺地盘和利益而相互倾轧。兖州太守刘岱因粮草问题与东郡太守乔瑁发生冲突,竟直接率兵突袭乔瑁大营,将其斩杀,吞并了其部众。
袁绍眼见众人星散,自己也无力独自对抗董卓,便也率领本部兵马,放弃了残破的洛阳,向东返回自己的势力范围——冀州,准备经营关东之地。昔日轰轰烈烈的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最终竟以如此虎头蛇尾、不欢而散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却说荆州刺史刘表,字景升,乃山阳高平人氏,正经的汉室宗亲,鲁恭王刘余之后。此人年轻时便名噪一时,喜好结交名士,与当时汝南陈翔、范滂,鲁国孔昱,渤海范康,山阳檀敷、张俭,南阳岑咥等七位才俊并称为“江夏八俊”,声望极高。他坐镇荆州,手下有蒯良、蒯越兄弟以及襄阳豪族代表蔡瑁等一批智谋、武勇之士辅佐,更兼荆州物产丰饶,兵精粮足,本身也修炼着一套皇室秘传的、注重“中正平和”的“正气”功法,实力雄厚。
这日,刘表收到了袁绍派人日夜兼程送来的密信。看过信中内容,得知孙坚可能私匿传国玉玺,欲带回江东图谋不轨,刘表勃然大怒。作为汉室宗亲,他对传国玉玺的象征意义看得极重,更不能容忍有人亵渎皇权、分裂国家。
“孙文台,匹夫之勇,安敢如此大胆!”刘表拍案而起,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传国玉玺,乃大汉正朔所在,岂能容此等武夫染指!立刻传令!”
他当即命麾下智囊蒯越、大将蔡瑁二人,点起精兵一万,务必在孙坚过境之前,于荆州与南阳交界处的险要地段设伏,截住孙坚,夺回玉玺!
孙坚率领江东子弟兵,一路归心似箭,晓行夜宿,很快便进入了荆州地界。正行进间,前方忽然旌旗招展,杀气腾腾,一彪军马拦住了去路,为首大将,正是荆州名士蒯越。
蒯越立马阵前,朗声道:“前方可是孙文台将军?在下蒯越,奉我家主公荆州牧刘景升之命,在此等候多时了!”
孙坚勒住坐骑,眉头微皱,沉声道:“原来是蒯异度先生。我与景升兄素无恩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