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章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3/9)
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位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廖化叙述着,“杜远出言不逊,已被某所杀。”说着,他指向马项下悬着的那颗人头,“今献头与将军请罪。”他身上没有太平道那种特有的诡谲或狂信之意,更多的是一股身处乱世、无奈落草的边缘人气息,以及某种朴素的是非观或对强者的敬畏。
关公感受到廖化身上驳杂之气中,并未蕴藏对两位夫人的真正恶意,遂问道:“二位夫人何在?”
廖化连忙答道:“现在山中,我已命人火速迎下山。”
不移时,百余黄巾打扮的人簇拥着那辆车仗前来。看到二位夫人安然无恙,关公那紧绷的义绝之意方才略有放松。他下马,收刀,在车前叉手问候:“二嫂受惊否?”他的姿态谦卑而恭敬,仿佛在战场上斩杀万军的并非他本人,而是将自身强大的力量全部收敛起来,只留下作为人子、人弟、人臣的那份纯粹情感。
两位夫人从车上下来,形容惊慌,但神色总算安定:“若非廖将军保全,已被杜远那恶贼所辱。”
关公询问左右,得知杜远竟然企图将夫人瓜分给自己与廖化为妻,廖化在得知夫人身份后加以阻止,最终杀了杜远。关公这才认真审视廖化,见其面上带着未散的杀气和决然,这份杀伐固然来自黄巾余孽的生活方式,但能果断杀了同伙保护无辜的人,说明其本心未被乱世彻底吞蚀,或是感受到了来自刘备的两位夫人身上无形的“正气”光环,以及预感到招惹护卫她们的关云长会有何等恐怖的后果。
关公乃郑重拜谢廖化:“壮士此番仗义,关某铭记于心。”这份感谢带着他强大的意的认同,分量十足。
廖化感动之余,表示愿以部下人马相送。然而关公那辨别气与意的敏锐直觉告诉他,这些黄巾余党身上的驳杂之气和随意的“意”与自身以及夫人们格格不入,长伴左右恐生变数。这份力量虽可用于生存,却不是可以信赖的伙伴。“蒙壮士厚意。只是此去路径,关某一人足矣。”他谢绝了廖化部下相送。廖化又欲赠送金帛,关公亦不纳。他的“义绝之意”自有其对俗物的超然态度,更不可能收取带着劫掠之“煞气”得来的财物。
廖化深感敬服,再次拜别,自引部下投山谷中去了。关公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无波,这个乱世就是这样,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气和意挣扎求生。
云长遂将曹操赠袍一事告之二嫂,言辞间省略了其中的警觉,只道是丞相的情义。他催促车仗加速,至天晚,投宿一村庄。庄主出来相迎,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眼中带着乱世下幸存者的警惕与一丝阅尽沧桑的平和。
老者见关公形貌不凡,气度沉稳,却按刀护卫在车旁,显得十分谨慎。他行礼问询:“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关公下马施礼回应:“吾乃刘玄德之弟关某也。” 在这普通老者面前,他收敛了武道的锋芒,只以身份相告。
老人闻言,浑浊的眼中爆发出精光:“莫非是斩颜良、文丑的关云长?”老人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来自这个名字背后强烈的武将之意,即便关羽此刻并无释放,那份印在沙场上的赫赫凶名仍足以震慑人心。
公点头:“便是。” 简单二字,带着无需多言的肯定,一股经历过绝境搏杀的“煞气”即便内敛,也让老者感受到了其重量。
老人大喜,先前那点警惕顿时烟消云散,流露出久违的善意与敬重:“闻名已久,今得亲见,三生有幸!” 他快步上前,欲请关公入庄款待。
关公指了指身后的车仗:“车上还有两位夫人。” 在这个视女子如货物的乱世,他对两位嫂夫人的保护和尊重,即使是一个陌生的老者,也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份与众不同的“意”——不是冷酷的责任,而是发自内心的敬爱。
老人明白,连忙唤妻女出迎。二夫人至草堂上,关公依旧如最严谨的护卫一般,叉手笔直地立于两位嫂夫人侧后。老人请公上座,公仍拒绝,姿态恭谨得令人动容:“尊嫂在上,安敢就坐!”他将礼法与情感融合入自己的意中,让这礼让不仅仅是规矩,而是一种强大的、令人无法抗拒的尊敬。
老人于是命妻女请二位夫人入内室歇息款待,自己则在草堂设宴款待关公。宴席间,老人讲述乱世中的见闻,谈及自己曾是桓帝时的议郎胡华,因时局混乱,致仕归乡。他提起自己的小儿胡班,如今正在荣阳太守王植手下任从事。“将军若从荥阳经过,望能将我这封家书带与小儿,使其得知老朽尚在人间。” 胡华的语气中带着乱世中为人父的担忧,这份血脉相连的亲情之意,在关羽那感知人间各种“意”的领域里显得格外真切。关公应允,他的“义绝之意”也包含了对这类淳朴情感的共鸣与守护。
次日清晨,关公请二嫂上车,从胡华手中接过书信,告别老庄主,继续北上,目标直指洛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至前方,矗立着一关,名曰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