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7章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7/9)
,雕刻了一具与关羽身材相仿的木身,与那颗首级完美地配合在一起。然后,再以“王侯之隆重礼仪”,将关羽的“全尸”,安葬于洛阳城南门之外的一处风水宝地,并追赠其为“荆王”,又派遣专门的官员兵士,负责守护其陵墓,四时祭扫。做完这一切之后,才将那东吴使者,好生打发,送回江东去了。
却说汉中王刘备,自从东川(汉中)大胜,返回成都之后,百废待兴,政务繁忙。军师祭酒法正,见汉中王宫中内事无人打理,便向刘备进言道:“王上,昔日先甘夫人不幸早逝;后来孙夫人又赌气南归江东,如今音讯断绝,想必也是不会再回来了。然人伦大道,阴阳和谐,不可长久废弛。王上如今已为一方之主,理应再纳王妃,以充实后宫,襄助内政,绵延子嗣,亦可安定人心,彰显王家气象。”
汉中王听了,觉得法正所言有理,便点头应允。
法正又复奏道:“王上,已故益州牧刘焉的旧部,车骑将军吴懿,其家中尚有一位待字闺中的胞妹,生得是美貌贤淑,德才兼备。臣曾听闻,早年有精通相术的高人,曾为此女看过面相,断言此女日后必定大贵,有‘母仪天下之凤命’。先前,此女曾许配与益州牧刘焉的儿子刘瑁为妻,可惜那刘瑁福薄命浅,尚未成婚,便已早早夭亡。因此,吴氏小姐至今仍是寡居在家。大王若能纳此女为王妃,一则可得贤内助,二则亦可联合吴氏这等益州大族,巩固我等在西川的统治根基,实乃一举两得之美事也。”
汉中王听了,却有些犹豫,道:“这…刘瑁与我,皆是汉室宗亲,论起辈分来,也算是同宗兄弟。如今我要纳其未亡人为妃,于情于理,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啊。”
法正笑道:“王上此言差矣!若论亲疏远近,此事与当年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娶其侄媳怀嬴为妻,又有何等分别呢?古人尚能如此,王上又何必拘泥于此等小节?”
汉中王听了法正这番劝解,心中的顾虑也渐渐消散,便依其所言,派人前往吴懿府中提亲,正式迎娶了吴氏为汉中王妃。吴王妃入宫之后,果然是贤良淑德,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甚得刘备宠爱。后来,她又为刘备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刘永,字公寿;次子名叫刘理,字奉孝。
且说此时的西川、汉中之地,在刘备与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之下,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发展,国库充实,府库殷足,田地里的庄稼,更是连年获得大丰收。整个蜀汉,呈现出一派“民安国富,欣欣向荣”的“盛世气象”。
忽有一日,有细作从荆州秘密潜回成都,带来消息,言说东吴孙权,曾派遣使者前往荆州,欲为其世子孙登,向关公之女求婚,结果却被关公严词拒绝,并出言不逊,大大羞辱了东吴使者一番。
孔明听闻此事,不由得眉头紧锁,对刘备忧心忡忡地说道:“主公,此事大为不妙啊!云长将军性情刚烈,为人素来骄傲,此番拒婚辱使,必然会激怒那江东孙权。孙权此人,亦是‘心高气傲,志在千里’之辈,岂能甘受此等羞辱?我料其必然会怀恨在心,暗中图谋报复。荆州…荆州恐怕危矣!为今之计,当立刻派遣一位得力干练之人,星夜赶赴荆州,接替云长将军之职,将其调回成都,或可避免一场大祸。”
刘备与孔明正在商议此事,尚未作出最后决定。忽然,又有荆州方面负责传递军情的捷报使者,络绎不绝地来到成都,皆是禀报关公如何在襄樊前线,水淹七军,生擒于禁,阵斩庞德,威震华夏的赫赫战功!不一日,关羽之子关兴,亦奉父命,亲自来到成都,向汉中王献捷,并详细述说了水淹七军,大破曹军的辉煌战绩!
紧接着,又有探马飞报入川,说关公已在荆州沿江上下,遍设烽火墩台,命令军士日夜巡逻,严密防备东吴,荆州防线,固若金汤,已是万无一失!
刘备接连听闻这些好消息,又见关兴神采飞扬,不似作伪,心中更是“龙颜大悦,得意洋洋”,先前因孔明之言而产生的那些担忧与疑虑,顿时便被这“接二连三的胜利喜悦”冲得是烟消云散!他抚须大笑道:“哈哈哈!我二弟云长,真乃是盖世英雄,天下无双也!有他在荆州坐镇,何惧那江东鼠辈宵小!军师多虑了!多虑了!”因此,便也将调回关羽之事,暂且搁置不提了。
忽有一日,夜深人静,汉中王刘备在宫中处理完政务,自觉浑身上下,肌肤筋肉,莫名地微微颤抖,坐立不安,难以入眠。他起身来到内室之中,点起蜡烛,取过一本平日里喜爱的兵书观看,希望能借此平复心绪。然而,看了半晌,却依旧是心神不宁,只觉得眼皮沉重,神思也渐渐变得昏迷起来。他不知不觉之间,竟伏在案几之上,沉沉睡去。
,!
就在此时,内室之中,平地里刮起一阵阴冷的寒风,吹得那案几之上的烛火,猛地摇曳了几下,险些熄灭!待那烛火重新明亮起来之后,刘备猛然抬头,竟发现灯影之下,不知何时,已悄然站立着一人!
刘备大吃一惊,急忙开口问道:“汝…汝究竟是何人?竟敢夤夜深更,擅闯孤的内室重地?”
那人却并不答话,只是默默地站在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