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8章 渡泸水丞相再缚番王,识诈降孔明三擒孟获(5/9)
罢,对董荼那等人重加奖赏,又用温言好语抚慰一番,命他们先下去歇息,自有封赏。待董荼那等人退下之后,孔明这才命刀斧手将孟获推入帐中。
孔明看着被绑得如粽子一般的孟获,微笑道:“孟获,你前番曾有言在先,说只要本相能再次将你擒获,你便肯真心降服。今日之事,你又作何解释?”其言语间带着一丝“戏谑之意”。
孟获兀自嘴硬,强辩道:“哼!此番被擒,非是你诸葛亮用兵之能也!乃是我自己一时不察,用人不当,手下之人自相残害,反戈一击,才落得如此下场!与你何干?我如何肯就此心服!”其“不甘之意”依旧浓烈。
孔明听了,也不生气,反而大度地说道:“好好好!你既然还是不服,本相今日便再放你回去一次,如何?”
孟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又升起一股“顽抗到底之意”,昂然道:“丞相!我孟获虽然是蛮夷之人,却也颇知兵法,讲究信用!若丞相当真有此等‘包容天地之气概’,肯放我回洞中,我孟获对天发誓,定当重新整顿本部兵马,与丞相光明正大地再决一场胜负!若到那时,丞相还能凭真本事再将我擒获,我孟获便倾心吐胆,彻底归降,并约束南中各部,永不复叛!绝不敢再有丝毫改移!”
孔明正色道:“孟获,你要记住今日之言。此番若是再生擒于你,你若再敢食言不服,本相便再无宽恕之理,必将你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说罢,命左右武士上前,解去孟获身上的绳索,依旧如同上次一般,赐予酒食压惊,并让他列坐于帐下,与其共同饮宴,其“胸襟之广”令人叹服。
席间,孔明举杯对孟获道:“本相自出茅庐以来,辅佐先帝,南征北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不知你这蛮邦之人,为何偏偏如此执拗,不肯归顺天朝,共享太平?”其言语间,带着一丝“劝诫之意”。
孟获低头不语,只是闷头喝酒,心中却是思绪万千,既惊叹于孔明的胆魄与智谋,又对汉军的强大“军威”感到震撼,但其“蛮王尊严”与“不屈之心”仍在作祟。
酒过三巡,孔明忽然起身,邀请孟获一同上马,出营巡视。他带着孟获,遍观了蜀军的各个营寨。只见蜀军营寨布置得井井有条,暗合“兵家阵法之意”,旌旗整肃,士气高昂。各营之中,粮草堆积如山,散发着浓郁的“丰足之气”;兵器铠甲,擦拭得雪亮,闪烁着森然的“杀伐寒光”。
孔明指着这一切,对孟获说道:“孟获,你若再不肯归降本相,真乃愚昧之人也!你看我大汉有如此精锐的士卒,如此勇猛的将领,更有如此充足的粮草兵器。我军之‘国力之强’,‘军威之盛’,岂是你小小南中所能抗衡的?你若能早日归降,本相定当上奏天子,不但免你死罪,更会保举你永镇南中,不失王位,让你子子孙孙,长享富贵,庇佑一方生灵。如此厚待,你意下如何?”其言语间,充满了“招降纳叛之诚意”。
孟获听了孔明这番恩威并施的话语,心中已有所动摇,但仍嘴硬道:“丞相……某……某虽有心归降,只是……只是我洞中那些族人部众,他们未必肯真心臣服。若丞相能再放我回去一次,容我亲自去招抚本部人马,统一他们的‘心意’,上下同心,一体归顺,如此方能长久。”其“拖延之意”与“试探之意”并存。
孔明听他如此说,便知他心中已有松动,只是还拉不下“蛮王”的脸面,便欣然应允:“好!本相便再信你一回!”于是,又与孟获一同返回大寨,继续饮酒,直至深夜。孟获起身告辞,孔明竟亲自将他送到泸水岸边,并调拨船只,送他安然返回南岸营寨。
孟获来到自己昔日的营寨,见已空无一人。他心中怒火与羞辱交织,其“复仇之意”再次熊熊燃烧。他立刻潜回自己洞中,先在帐下埋伏好精锐的刀斧手,然后派遣心腹之人,前往董荼那、阿会喃二人的洞寨之中,谎称诸葛孔明有紧急军情使命传达,要请二位洞主速速前往孟获大帐议事。
董荼那、阿会喃二人不知是计,只道是孔明有何吩咐,不敢怠慢,匆匆赶来。刚一进入孟获大帐,还未及开口,便被两旁埋伏的刀斧手一拥而上,不容分说,当场斩杀!孟获恨二人背叛自己,手段残酷,竟将其尸首弃于山涧之中喂养豺狼,其“残忍之意”令人发指。
孟获斩杀了董荼那、阿会喃之后,自觉清除了内患,立刻派遣自己最为亲信的族人,将守把各个隘口,严防汉军再次偷袭。他自己则亲率一支精兵,出了夹山峪,气势汹汹地要寻马岱决一死战,以报前日之仇。然而,他来到夹山峪,却发现蜀军营寨早已人去楼空,连一兵一卒也见不到。急忙抓来附近的土人盘问,那些土人皆说,昨夜蜀将马岱已尽数搬走了所有粮草,悄然渡过泸水,返回北岸大营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孟获扑了个空,心中更是气恼,只得怏怏返回自己洞中。他找到自己的亲弟弟孟优商议对策。孟优此人,亦有几分小聪明,其“狡黠之意”颇得孟获赏识。孟获对孟优如此这般,低声嘱咐了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